·香港特区成立电影发展局 拨三亿解决港片 | |
·截至3月底香港外汇储备1.3千亿美元 较2 | ·香港准备采用数字电视国家标准 放弃欧洲 |
·林青霞香港素颜逛商场 与香港记者捉迷藏 | ·香港艺人杜汶泽车祸受伤 事故后自行爬出 |
·杨丽娟母女香港寻找刘德华住处 | ·滨崎步香港个唱热爆红馆 歌迷争买限量纪 |
·香港音乐会展闭幕音乐会 众星捧场献唱 | ·IFPI香港唱片销量大奖 周杰伦缺席成赢家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中新浙江网4月15日电 昨天,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浸会大学等香港7所高校在宁举办2007年江苏地区招生咨询会,这是香港高校面向江苏应届毕业生招生4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集中咨询会。显然,香港高校在家长心目中的位置越来越重,昨天一大早,江苏教育学院咨询会现场就聚集了上千名来自江苏各地的家长,他们对香港名校十分心仪。
咨询现场:家长希望多条路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家长非常“专业”,分析起港校和内地高校的优缺点头头是道。孩子在淮阴中学就读的潘先生说,香港高校培养模式与国际接轨,语言环境好,是中西方的结合,对孩子能力的培养应该比内地高校好。他之前一直在了解这方面情况,孩子成绩不错,但是也考虑香港高校费用高,如果拿不到奖学金去意思不大。
南京的一位吴先生说,今天只是过来看看,多掌握点信息,香港的高校对孩子来说很有吸引力,但要求比较高,不过由于是提前招生,录取不上还可以参加内地统招录取,两者不冲突,也算是多了一个选择。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格外引人注目,她告诉记者,她已经78岁了,孙子在浦口区一所高中就读,父母都不在南京,只有她老太太亲自出马了。孙子成绩不算太好,而且偏科,她担心在内地上不了二本,想看看香港高校有没有适合的。绕这么一圈下来,感觉适合的学校不多,很多香港高校都要求一本以上。记者在现场看到,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的介绍资料很快就被家长们索取一空。
政策提醒:不会被两地同时录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今年港澳高校招生政策有所调整。总的而言香港澳门地区高校招生采取考生自愿报名、省教育考试院提供高考成绩、由高校自主录取的办法。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岭南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香港树仁学院等10所院校实行单独招生。这10所高校的录取工作在2007年7月7日前结束,凡被香港地区高校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将不再参加我省统一招生各批次的投档和录取。
香港城市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招生计划则纳入我省统招提前批次录取,报考这两所高校的考生可在获知高考成绩后,按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办法和要求选报这两所院校。这种调整主要是为了不影响内地其他高校的正常录取,像去年就出现部分考生手持两张录取通知书的现象,造成录取指标浪费。
过来人语:内地生在港压力大
在香港高校就读的感觉到底如何?现在的就业状况怎么样?昨天,记者电话采访了原金陵中学学生,现就职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蔡妍,她2005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的资讯科技专业。
蔡妍说,她2002年高中毕业后录取在东南大学,刚入校就有一个机会,香港理工大学在东南大学及同济大学挑选部分人,当时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都是通过这种形式,尚未直接录取高三毕业生。在顺利通过笔试及面试后,她来到理工大学就读资讯科技专业,并享受全额奖学金。当时内地过去的大学生很少,同批进去的只有二十五六个。刚去要过的第一关是语言,老师上课全英文,有些小实验会配有广东话,因此要加强英语基础及学会广东话。香港高校是三年制,进校第一年学习课程没有国内大学课程紧凑,自修时间很多,社团活动非常丰富。但到最后一年非常紧张,要做毕业设计,还有很多课要上。
说到内地学生在香港的就业情况,蔡妍说,这要看各个专业,他们那届学生继续读研究生的约占1/4,一般IT、会计及土木专业等专业很好找工作,而酒店管理等需要经验及语言类如英语、日语等专业不太好找。而近年来,随着香港高校就读的内地大学生越来越多,找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香港有些媒体甚至呼吁要多把就业机会留给香港人。不过,香港高校的老师对内地来的学生评价普遍较高,认为他们自觉性比较高,也很刻苦,一般班里的尖子生都以内地学生为主。
专家观点:选择港校且三思
南京一位招生方面专家告诉记者,近年来在内地掀起了去香港读书的热潮,其中不乏高考成绩顶尖的学生,也有因为在内地难以上到自己心仪高校的学生。无论哪种情况,都必须理性地去分析。目前有种状况是值得关注的:不少考生和家长对香港高校有种盲从心理,认为学生到了香港发展余地大,找工作更方便,在香港申请去欧洲等地留学要比在内地申请容易些。当然在香港读书有其优越性,但香港和内地的大学各有其特点,考生选择要有针对性,若仅仅把去港读书认为是留学欧美的“中转站”的话,“性价比”太低;还有一种心理是受奖学金的诱惑,但现在考生报考港校只有不到10%的考生才能拿到奖学金,而且香港的生活费也很高。
另外,香港的大学对于招收的内地学生一般不提供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岗位。如果家庭经济能力不是非常宽裕的话,应该慎重决定,量力而行。再者,有些家长送孩子去香港读书是看重西方的教学模式和良好的语言环境,事实上,香港高校现在提倡用中文授课,全英文授课的并不多。此外,去港读书,同样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和具备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作者:徐成张琳(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哈尔滨72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415名工作人员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