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人情秘籍”网上流传 考生研究导师爱好送礼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3-6 10:13:02  来源:搜狐  

 “不懂也要装懂送礼出手要大”

  “人情秘籍”渗透研考复试

  记者林颖颖

  晨报讯考研即将进入复试,考生开始新一轮备考。与之前备考笔试时一味埋头书海不同,对于与导师、教授面对面的复试,考生开始讨论如何投其所好,一些“人情秘籍”也开始在考生中广为流传。

  最近,研究生笔试成绩已公布,笔试“胜利”者能否告捷,就看跟导师的“这一面”了。记者近日浏览一些人气论坛的考试版,发现参加研考复试正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其中有不少“支招帖”,提醒人情不容忽视,关键是“讨好”考官,且要投其所好。某知名BBS上“考试加油站”版上一则“复试潜规则,你不知道的细节”的帖子,列举了5条“注意事项”,包括“不要拍马屁,也不要表示出对某老师的仰慕之情。”“有时不懂要装懂,怎么装有技巧。”“提前拜访老师的送礼”等等,发帖者在“送礼问题”上称,送礼给老师“千万不能没学到家”,“不送礼没关系,但一送礼就要够分量,不能20块钱的东西就把老师打发了。”

  记者发现,这些“人情秘籍”受到不少考生的追捧。“复试不像笔试做题目,对错分明,导师对学生的印象分还是蛮重要的。”此次报考华东师大研究生的外地考生小陆告诉记者,自我感觉笔试还不错,尽管成绩还没出来,但已经着手准备复试了。“我觉得这些‘秘籍’讲得蛮有道理,教授也是人,就是要投其所好嘛。”小陆已把网上数十条类似的“人情秘籍”打印下来作为“备考资料”,还推荐给了“研友”。

  不过,很多考研的“过来人”却表示,这些“秘籍”在复试场上并不适用。“复试的关键还是能力,不用动那么多‘歪脑筋’。”复旦硕士研究生小李告诉记者,他们并没有听说过这类“秘籍”,“况且面试的导师不止一人,难道要把所有人都‘打点’好吗?”华东师大数学系硕士生导师、刘治国教授则提醒考生,准备复试不应该投机取巧。“我们主要考察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研究能力,如果说要准备的话,考生可以多看看课本以外的资料,以拓宽知识面。”对于“送礼”、“不懂装懂”之类的“潜规则”,刘治国明确表示,多数导师对此会十分反感。(C001)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今年新增四所香港高校内地招生 7月7日结束录取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