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江苏08年高考方案获教育部批准 统考只考语数外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3-15 10:48: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14日晚传出消息:江苏省2008年高考方案已正式获教育部批准。教育部同意江苏省从2008年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并对新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教育部批准的江苏省2008年普通高考模式仍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另据南京晨报消息,14日晚上8点,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王斌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对江苏省政府报批的方案未作任何修改。”

    教育部对新方案很满意

    据王斌泰厅长介绍,从2005年3月份开始,江苏省教育厅组织9个调查组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形成了9套方案,在此基础上寻求共同点和结合点,逐步形成了一个方案并逐步完善,从去年9月向社会公布以后,先后召开了20多个座谈会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对方案作出了修改,最终方案在去年11月底由省政府递交教育部报批。

    3月14日下午教育部正式发文批准了这一方案,且未作任何修改。“现在一切正常,比我预想的早了几天”。王斌泰称,接下来,4月8日、9日高二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将如期举行,教育部门将认真组织实施这次学业水平测试。王斌泰透露,对于高考方案的具体细节和操作性还要进行具体的研究。

    学生有更多自主选择空间

    王斌泰厅长表示,具体来说,对于新实行的学业水平测试,相比于以前的会考,考试的组织严格程度会加强,从考试形式上,也由过去的三门课一张卷子,改成现在的每门课程一张试卷,过去的百分制改成了现在的等级划分,而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王斌泰表示:“按照2008年高考方案,该怎么教就怎么教,该怎么学就怎么学。”

    新方案将强化江苏考生优势

    王斌泰厅长分析,实施这套方案以后,江苏考生在全国的成绩优势会得到加强。这个高考方案主要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规定的各门课程学生都应该学好,而以前有些学生的偏科现象,将会有很大的扭转,以后按照这个方案,学校素质教育搞得越好越有利。

    王斌泰相信,2008年高考方案的实施不但不会减少各大名校在江苏的招生指标,反而会使得江苏考生的优势进一步加强。

    相关链接:2008高考方案一览

    统考科目

    语文    数学    外语

    学业水平测试

    科目为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选择一门。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为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

    测试等级

    学业水平测试实行等级计分,分成4个等级,用A、B、C、D表示。必修测试科目等级:100分~90分为A级,89分~75分为B级,74分~60分为C级,59分及其以下为D级。参加两次测试的,取较高等级计算成绩。

    选修测试科目等级:各科满分120分。按考生成绩分布划出等级。前5%(含5%)为A+,A级为前6%-20%(含20%)的考生,20%-30%(含30%)为B+,B级为前20%至前50%(含50%)的考生,C级为前50%至前90%(含90%)的考生,D级为90%以后的考生。

    综合素质评价

    包括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六个方面。

    加分

    对第一次参加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测试,有六门科目成绩均达到A级且技术测试合格的考生,在划线前加10分计入统考成绩。

    录取分数线

    高校录取时按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考成绩(不含附加题分)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

    志愿

    必修测试科目各科成绩均需达到C级及以上(技术科目测试合格)方可填报普通类志愿,填报艺术、体育类志愿必修测试科目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超过三门。考生填报普通类本科专业志愿的必要条件:必修测试科目均达到C级(技术科目测试合格视为C级)及其以上,选修测试科目均达到B级及其以上。(C001)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缺小语种人才 上海高校“顺市”增专业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