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减负令”出台学校闻风动 学生喜家长忧(图)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2-28 10:13:25  来源:重庆晚报 

    他说,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也达到80%以上,每年70%左右的普通高中学生都能升入大学,并且重庆中考、高考都是本地命题,更多的升学机会和平等的竞争环境,让学校完全有条件来减少应试教育,将更多精力放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上。

    市教委此次专门出台这项“减负令”主要是从爱护学生出发,将他们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每天多锻炼一小时,晚上能多睡一会儿,天天睡够9小时,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各种有利于综合素质发展的活动。    

  网友评议

    “枫林湾”:真是太好了,儿子9月就要上小学,原来担心他要去的那所学校课业太重,这下好了,“减负令”一下,看他们哪个还敢乱来?

    “山城老师”:作为一名教师,我是主张取消太多的考试,但实现却很难,因为现实中有很多相互矛盾的因素制约。

    “好事者”:“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喊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看到真正实现过,希望这次能实现。

    “师出名门”:其实教育存在问题在于学校是不是用学生的成绩来决定教师的奖金,如果不准学校用学生成绩来决定教师的奖金,我相信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编后

    这次能真正减下去吗?

    六年前,教育部就下发过通知要求给中小学生减负,结果越减越“负”,各种补习班风生水起,各种教辅书纷至沓来。这次,市教委又出台规定更详尽的“减负令”,最终局面让我有点担心。

  并非杞人忧天

    中小学生负担重,是教育界的老话题,人人都盼着“减一减”,但是人人都惧怕“减一减”,如果真的减了,万一自己的班级落后了,万一自己的学校落后了,万一自己的孩子落后了……怎么办?

    记者采访中,就已有家长担心孩子学不好。有了这个担心,我们可以想象,学生在学校的负担是减少了,但走出校门的负担肯定增加了,因为家长早已准备好了复习资料、补习班、兴趣班,等等。家长的理由很充分:未来社会竞争会更加激烈,不踏踏实实掌握基本知识,怎么能够在未来社会上生存?

    我还担心,会不会由此滋生补课风?

    这几年,我们都知道,一到周末,一到假期,孩子们成群结队地走进老师家里去补课。曾有一位老师说:“尽管教委查得很紧,可是,家长们来求我们,想让孩子把学的东西掌握得扎实点儿,我们也就只好给孩子们补一补了。”

    这种“只好”的行为,只能由公开转入“地下”,补习班从学校转到教师家中。很简单,补习班的原动力从教师方面说,主要是补课费,没有补课费,补习班也许就能够消失了;从学生和家长来说,望子成龙心切,这种心情,永远给补习班提供了前期条件。

    其实,“减负”难的症结还在学生出路的“瓶颈”,现在做什么都得看文凭,连本科生找工作都不容易的现实,无形中给学生和家长带来的压力,才是家长和学生最沉重的负担。     记者 汤寒锋 (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读小学最少只需5元钱 湖北公布中小学收费标准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