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广东部分政协委员称公校捐资助学费也是乱收费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2-2 11:57:49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该项收费打着“自愿”的幌子,价格数倍上涨

    针对《关于取消“公办择校”收费项目》的提案,广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王则楚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解释称,不管是高中择校费,还是小学、初中的捐资助学费,公办学校择校收费就是乱收费,都应该取消。

    在公办教育面前,应该人人机会均等。

    声音

    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王则楚认为

    义务教育禁收择校费

    王则楚表示,由广东省教育、财政、物价部门批准的公办高中择校公开收费项目应该取消,而义务教育阶段则更不能收取任何形式的择校费用。“日前的‘全国规范教育收费进一步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提出,教育收费项目的设立权全部收到中央,各省不能再设定教育收费项目。我查过教育部公布的高中收费项目中,没有‘高中择校费’这一项。也就是说,省制定的(收费项目)不算数,是违法的,应该取消。”王则楚说,现在群众对择校费意见非常大,教育乱收费也是今年中央纪委和监察部纠正整治的重点。

    王则楚说,虽然现在教育不均衡,但也不能允许家长用钱来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有多少家长想进‘省实’(广东实验中学)我不管,公办学校只能公办处理,所有的学位名额都要全部拿出来向社会公布。能考试的考试,不能考试的就派位。这个机会是平等的,不应该由钱来买。要择校就到民办学校去。”

    王则楚举例说,一个班54个人,就应该全部拿出来派位,不应该还拿8个学位出来收择校费。“就算是转学也不能,转学也要说清楚为什么转。学生之间互相监督,发现有择校转学的,告诉父母,父母再来告诉我们。”王则楚说。

    针对有校长反映,政府对学校投入不足,学校扩招的经费只能从择校费中获取,王则楚反驳说:“政府没有拨款,学校就不应该多开几个班。除非是在不占用公办学校资源的前提下,办私立学校。但名校和民办学校必须脱钩。”

    民进广东省委文教工委副主任李伟成认为

    取消择校关键在政府

    民进广东省委文教工委副主任李伟成与王则楚的观点异曲同工,即取消择校费的关键是取消择校。而要取消择校,其根本是政府加大财政在教育上的投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消除择校。

    李伟成认为,择校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学校的需求大,而现有学校的发展又非常不均衡。由于历史原因,不仅仅是广州,可以说全国的教育资源分布都是不均衡的。“加上我们很多家长现在都只生一个孩子,奉行的观点都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不惜工本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这种观点加大了这种不均衡的差距”。

    李伟成以日本为例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不管从硬件上还是软件上,它的配置都统一标准,差别都不大,学校之间老师、校长定期流动。“可以说,自己家门口的那家学校就是最好的,根本不存在择校,也不允许择校费存在。”到高中阶段,虽然也有升学率的差别,可学校选拔学生的手段也很多,除了考试文化成绩之外,还有能力的选拔,比如体育特长、社会实践、面试、学校推荐等诸多途径,能最大限度地让各有所长的学生享有同等的读书机会。

    “所以,单纯取消择校费是治标不治本,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是择校这种现象。这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解决的,但是政府应该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这样才有可能有朝一日真正取消择校费。”

    调查

    一个学位叫价8万元

    在广东省政协常委、省政府参事王则楚看来,不管是高中择校费,还是小学、初中的捐资助学费,实质都是乱收费,只是名称不同而已。记者调查发现,在公办教育面前,人人机会均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择校费】

    面向群体:高中阶段

    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我省中小学收费管理的通知》中第七条“择校生收费管理”有如下规定:择校生是专指因自身要求选择非教育部门指定学校就读的高中学生。择校生增加了就读学校的教学负担,除按规定缴交正常费用外,还应一次性缴交择校费。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以“家长委员会”对抗教育暴力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