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龙苏民的大学生活一开始就不太顺利。进入大学以后,贫寒的家庭显然拿不出更多的钱来供养他,需要自己想办法养活自己。龙苏民的同班同学、2004级数学系学生李玎(化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龙苏民性格比较内向,面子观念特别重,平时从不在同学面前提家里的情况。至于他平时是否在外面兼职做家教,这位同学回答说不是很清楚,但他强调说,看得出龙苏民很节俭,不是那种个性特别张扬的人。
学 校有关负责人在和齐庆年谈话时也提到,龙苏民入学以后,表现一般,先后两次受过学校的处分。一向很爱面子的龙苏民感到自己从此“做不起人”,心里产生了消极情绪,这种情绪一直伴随着他进入大学三年级。
在谈到龙苏民的杀人动机时,这位负责人对陪同前来了解情况的孟支书(齐庆年所在村支部书记)说,龙苏民得了一种病,可能是不治之症,自感在世时间不多了,便有了寻短见的思想准备。
事实上,龙苏民在认识齐靖以后,一直对她非常好,他之所以杀死她,可能是出于一种畸形心理,想要他爱的人跟他一起死。从他刺杀女友的刀数来看,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龙苏民在举刀以后完全失去了理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这种盲目而残忍的想法让他停不下来——这就是他对齐靖“特殊”的爱!
拿着善后协议书齐静父亲欲哭无泪
遇害女生曾是当地“女 状元”
走进某大学的校园,只要提起经管系的齐靖,无人不夸她是一位优秀学生。人们在为她逝去的生命发出叹息的同时,更痛感她的不幸缘于太善良。
9月12日下午4时许,记者和齐庆年一道来到理工学院学生宿舍N号楼。在宿舍管理员办公室,一男一女两位宿管员回忆起齐靖遇害前的一幕幕生活场景,言谈中充满怜爱之情,他们不约而同说了这样一句话:“齐靖是最不可能出事的人,怎么偏偏是她出了事?”
女宿管员说,出事的那天上午,齐靖从外面回来时,还拿了一块沙琪玛给她的孩子吃。“她每次从宿舍门进出,总是会喊我一声阿姨,有时还站着陪我说会儿话。”
N号楼楼栋长、男宿管员郭先生说:“我们天天与学生打交道,有两种人会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一种是比较调皮的学生,一种是特别优秀的学生,齐靖就属于后一种。”郭先生说,以前齐靖从未在外面留宿过,即使暑假期间在外面搞家教,她也会按时回宿舍。“她算得上是那种很完美的学生,学习比较好,思想品德也比较好。”
“进入大学以后,齐靖就开始寻找家教的兼职工作,为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与齐靖同班的同学李清清(化名)说,齐靖平时特别勤奋,成绩也很好。刚刚过去的这一期,她还考了全班第四名。
齐靖的优秀并不是进入大学后才显现的。在家乡人眼里,齐靖一直是当地村民在教育孩子时,经常要提到的一个榜样——齐靖曾是当地惟一一个考上县一中的“女状元”。齐庆年回忆道,齐靖初中毕业时,曾是所在乡中学中考第一名,被当地最有名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湘潭县一中录取了。当地另一所高中县五中闻讯后,提出了一次性奖励3800元的政策,希望齐靖能到该校就读。
考虑到父母辛苦一年还赚不到5000元钱,家里还有一个弟弟正在读书,齐靖毅然接受了县五中的条件,放弃了到一中就读的机会。在五中就读期间,齐靖再次崭露头角,入校第二年就被评为全校“十大英才”。2003年,齐靖以568分的优秀成绩考入某大学,开始了她理想中的大学生活。
解读“完美女孩”的恋爱悲剧
作为一名优秀的女大学生,齐靖是如何深陷爱情泥沼并最终成为牺牲品的呢?宿管员郭先生说,齐靖虽然性格活泼开朗,但与人交往仍较谨慎。“直到最近这一年,我们才渐渐发现她可能在谈恋爱了。”
郭先生说,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发现宿舍外面有一个男孩子在等齐靖,经常给她送开水,帮她搬东西,但从来没进过宿舍。“那个男孩子看上去很斯文,后来与我们熟识以后,也会喊我们‘叔叔’。”
“对于他们出事,如果不是亲眼看到,我们都不敢相信。当有关人员通知我们说他俩出了事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肯定搞错了,那不可能!” 郭先生的眼神中充满了惋惜之情。
根据知情人的讲述,齐靖和龙苏民交往期间,两人给外人的印象都很好。但后来一段时间,龙苏民开始表现出易激动的情绪。特别是查出患病以后,这种情绪越来越明显。齐靖并未因龙苏民患上绝症而离开他,而是多次安慰龙苏民,要他放宽心。但正是这种善良,使得龙苏民对她的爱深入骨髓,并引发了一场惨痛的悲剧。
湖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法制周报》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顾问、医学博士唐海波先生,在了解完基本案情后说,不管当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悲剧的酿成到底由何引起,是否存在其他外界无法知道的隐情,可以肯定的一点就是:龙苏民当时的心理状态肯定出现了问题,不然的话就不会杀人,更不会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