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北大博导办作文培训班8天收费490
北大发言人称海外人才造假说严重
北大改行“怒目主义”了吗?
北大严格执行限客令 新增4项保卫
古亭被刻上“永别北大” 北大限客
北大首次回应引进海外人才大多为
北大发出“限客令” 小学生旅游团
连岳:欣闻北大放悲声
北大校花的生意经:毕业3年挣到1

北大发言人:说我们造假?拿出证据!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1 14:26:07 来源:新京报(北京)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本报讯(记者 吴狄)针对近日有知名学者提出的“北大引进海外人才造假说”,昨天,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表示,北大不存在引进的海外人才造假行为,引进海外学者专家是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加速器。发言人指出,批评者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批评方式要客观科学,批评者要对社会和舆论负责。

“人才造假说侵害了海归学者和北大的声誉”

针对著名数学家丘成桐在接受采访时声称的“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是假的”这一说法, 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赵为民声明,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说话,严重侵害了广大海归学者和北京大学的声誉。赵为民表示,从1998年以来引进的海归学者专家是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力军,他们在很多学科都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批评是无所谓的,但批评要有依据。”

据介绍,到目前为止,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已经占了该校教师队伍的40%左右,分布在文理医工等领域。“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基本上都是学科带头人。”发言人说。

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有套完整机制

赵为民介绍,“海外人才造假”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伪造简历,但北大不存在这种情况。北大从海外引进人才有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任何人都需要经过申请、推荐、专家委员会评审以及经学校或国家批准等程序。被北大引进的人才,在海外学术建树和学术声誉都很高。二是,不是真“归”,而只是挂名。北大从海外引进的人才中有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之分,两者在校任职时间有所不同,待遇也不同,不存在虚领报酬的问题。

赵为民表示,中国的学术需要扶植,而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在快速发展中,借鉴世界各国的先进教育,对找到中国高等教育正确的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轻率地否定内地大学引进的海外人才,给中国大学教育的发展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新闻背景

“北大引进海外人才造假”

曾获美国科学界最高荣誉“美国国家科学奖”和中国政府授予的“国际科技合作奖”的著名数学家丘成桐,近日在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访时表示,“《纽约时报》说北京大学40%引进的人才都是海外的,你去美国调查一下,我担保大部分是假的。”他称北大这样做是因为可以拿到好处。“引进一个人,可以拿几千万的资金到学校来,学校拿了几千万,给你(指引进的教授)一两百万有什么关系?反正不是他的钱,是国家的钱。”

“北大从海外引进的人才大部分是假的”这一说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质疑的声音也随着发生在个别大学的几起“海归学者造假”事件而风生水起。对此,北大有关方面在沉默多日后给予回应。


新闻连读>>北大宣布近期公布引进海外人才相关数据 (来源:北京晨报)

昨天,本报报道了北京大学正式回应丘成桐院士近日提出的“北大引进的海外人才大部分都是假的”之说,并表示“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说法,歪曲事实”。北大的表态引起了社会强烈的关注,截止到昨天晚上,在搜狐网有上万名网友留言。大部分网友认为,“希望北大公布所有的引进人才的资料信息,这样,大家可以自己判断,不用在这儿讨论是否存在造假的问题了。”

身为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对此事的意见与部分网友相同。何祚庥说,“北大引进了哪些人才,这些人每年在北大工作多长时间,北大给他们多少钱……这些数据资料,北大应该向社会公开。”何祚庥院士说,这件事儿关系到北大的信誉,现在北大对此回应了,就应该要拿出证据。“北大不要说空话,回应就应该有针对性,拿几份合同给大家看看。”

北京大学新闻发言人昨天表示,北京大学非常重视社会的意见。由于现在是假期,有些职能部门没有正常工作,所以延误了一些工作的进展。但北大近期就会公布引进人才的相关数据。(代小琳)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北大博导办作文培训班8天收费4900元
下一篇文章热捧不男不女 中学生颠覆传统性别观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