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全球MBA巡展7月访京沪 40家国际顶
7月1日北京MBA高校2007年最新招生
MBA学生为何不够敬业
中国EMBA魔力所在:和谐轻松
《金融时报》问卷调查:为什么攻读
聆听、交流、感悟上海交大EMBA开
胡少敏为厦门大学MBA作咨询的真相

和尚也疯狂 玉佛禅寺13名僧人获MBA证书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7 11:08:13 来源:综合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每周一次坐专车来上课

  18位学生中8名僧人都着一袭棕黄色的僧袍。每周一次,这些棕黄色的身影会出现在交大的校园内。偶尔有居士缺勤,但8个僧人“从来都是整整齐齐地坐寺院的专车按时来”。课间休息时他们一般都聚在一起,很少主动与“圈外人”攀谈。

  “寺院方对于教学反映良好,大和尚(觉醒)希望以后扩大到上海市38个寺院。”王方华院长说。

  院长承认
有压力

  对于每周出现一次的僧人,师生们很快就习惯了。但也有人看不惯,认为“让这些和尚在校园走来走去,对学生影响不好。”王方华承认自己有压力,但他随即表示:“当初别的学校不敢接,我接了,我就不怕人说。”

  他没有透露僧人MBA的学费,只是强调这个班是非学历教育。

  为什么要学MBA?

  佛寺要“文化建寺,教育兴寺”

  僧人为什么要学MBA?“僧人也需要管理,MBA也不过是教人如何进行管理罢了。”院长王方华这样解释:“国际大都市中的寺院,跟深山老林里的不同,可以尝试用市场化运作来弘扬佛教。”

  僧人MBA研修班的想法,来自于玉佛寺住持———觉醒大和尚。“不是我们过去的管理不好,是想学习借鉴一些现代的新知识和管理方法。”觉醒大和尚坐在会客室宽大的沙发中,呢子袍袖在空中轻轻拂动。

  玉佛寺的发展战略是“文化建寺,教育兴寺”。该寺高级管理人员慧觉法师是学员之一,他说:“目的还是为了找一个推动都市寺院的管理方式。”

  在玉佛寺,除了“MBA核心课程研修班”,还有15位僧人被送到上海外国语学院,进行全脱产的专门学习。他们每3人一组,分别修学英、日、法、德、韩5个语种,学制5年,第5年将送往国外体验语言环境。这是寺院为了“适应加入WTO后国际化程度日渐提高的总体形势”而做出的举措,而寺院的120位僧人几乎都有僧学院毕业的学历。

  现代玉佛寺

  僧人也现代,网站空调和乐团

  从首任方丈于清光绪年间自缅甸请回五尊玉佛算起,玉佛寺有120余年的历史。玉佛寺号称上海第一禅寺,坐落上海市市中心,向南不远是繁华的南京西路

  慧觉法师和网络办公

  清晨5点半到6点半,例行的早课在大雄宝殿进行,僧人们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等经文,3个小时后,百余名僧人分赴各自的“岗位”。

  玉佛寺组织机构包括弘法部、法务部、经济部、后勤部、财务室等。玉佛寺寺务处副主任、弘法部负责人慧觉法师的僧鞋踏上觉群楼闪亮的花岗岩地面,摁下电梯按钮,经过门禁系统来到办公室,面前放着寺里统一配发的Acer笔记本,内部管理都是利用网络办公系统,相互间的联系一般都发电子邮件。

  弘法部即“弘扬佛法”,有僧人在维护本寺网站,还组织梵乐团,包括声乐、器乐、舞蹈等专业小组,以及自办季刊《觉群》,讨论切合时代主题的内容,比如“入世原则指导下的佛法精神与上海城市精神”等。

  僧人住房:电话电视空调

  2004年,7层综合性连体建筑觉群楼交付使用,集万佛堂、宾馆、讲堂、教室、办公、地下停车库于一体。觉群楼名称来源于玉佛寺管理理念“以佛法觉悟群生”。

  觉群宾馆、素斋馆,加上书画院、工艺品店、咖啡厅、茶艺室,以及物业公司的保洁、保安等员工,直接或间接受雇于玉佛寺的人员数量已经超过了僧人本身。

  120名僧众去年搬进觉群楼居住,每个寮房都装配有电话、电视和空调。电视收看节目没有限制,外面能看什么,这里也能看。有电脑的法师还可以上网、玩游戏,但只能上内部局域网。

  僧人月“工资”1000元

  毕业于该禅寺僧学院25岁的明非法师介绍,作为在不同“岗位”上的酬劳和补贴,每个僧人都有“工资”,大约在每月1000元上下,每年还有20天假期,可以回家探望父母,佛说父母恩重难报,所以“敬父母排在首位”。

  “斋堂”在大楼底部,中午11时,记者看到的菜色包括“糖醋素排”、“小白菜”等。传统的250宗律条,今天被概括为6个字:“素食、独身、僧装”。

  晚饭后有一个小时的晚课,僧人们诵念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经文典籍,恍若返回时光隧道的另一端。

  现代大和尚

  觉醒:构建和谐社会,佛教是积极因素

  觉醒在东北出生长大,15岁在玉佛寺出家。1995年,他25岁时成为上海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他30岁时成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33岁时成为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

  觉醒大和尚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就是要用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觉醒说,曾于近百年前在玉佛寺修行的高僧太虚长老提出了“人间佛教”的主张,现在已成为他不懈追求的事业。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作者:  责任编辑:春春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欧携手IBM 分享创新基因 加速人才转型
下一篇文章全球MBA巡展7月访京沪 40家国际顶尖商学院答疑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