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贷款:最穷的贵州为何做得好?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前天发布《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报告中的多项数 据显示了当前助学贷款面临的困境。一面是部分学生贷款不还,一面是各商业银行不愿意发放助学贷款。
美国大学生中每3人就有两个人是靠贷款上大学的,而我国目前能完全依靠贷款读完大学的人还是凤毛麟角。是美国的家庭贫困生特别多吗?显然不是,而是因为美国的助学贷款是面向全民的、公益的。中国把助学贷款的风险政策性地安排给了商业金融机构,可国家助学贷款的宗旨不十分符合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目标,长此下去只能在商业化的泥潭里越陷越深。人家只好拿着鸡肋,食也不是,弃也不是。
值得注意的是,助学贷款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有风险,比如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国家担保学生贷款拖欠率是20%,现在仍然有6%,联邦政府为此背负了沉重的经济包袱,但是政府的认识依然是明确的,这种助学贷款的风险是国家和社会理应承受的代价。其实,最适合从事助学贷款的金融机构应该是国家的政策性银行,如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风险应由国家和社会承担,即由财政、学校、教育部门共同提供担保。c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