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公章盖出“就业率”害人又害己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4 17:18:41 来源:工人日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谁在制造虚高就业率?高校你忽悠谁!]  
    [高校就业率:要么抛弃,要么改革]

山东省某大学要对各院系应届毕业
生就业情况进行排名表彰。于是,一些院系的老师开始四处找人加盖关系单位公章。在大量“注水”的情况下,有的系“就业率”竟然高达95%。

实际上,这种由公章盖出来的“就业率”,害人又害己。对这种“高就业率”,群众嗤之以鼻。

毋庸讳言,近年来在毕业生就业率上弄虚作假的高校不在少数。之所以会出现就业率“注水”的情况,问题并非出在教育管理部门把就业率作为高校的考核指标及与专业设置挂钩上,关键是就业率的统计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以上面提及的山东某大学为例,学校下发的统计表上分“签订协议”、“基本达成就业意向”和“没有落实就业单位”3种类型。由于许多单位并没有接收毕业生的计划,于是一些老师便采取托关系走后门、请客吃饭等种种手段争取让单位盖章,为了照顾面子,一些单位便选择“基本达成就业意向”栏目盖章。这样,既可以不承担接收毕业生的责任,又对学校有了个交待。于是,表格中被盖了章的学生,就业就算“落实”了。教育管理部门、校方对这种已经“落实”的就业情况,并没有核查、监督的具体措施。因此,这种“落实”只能是纸上“落实”,而这种造假之风的盛行将贻害无穷。教育管理部门被蒙蔽,家长、学子们被误导,到头来吃亏的肯定还是学校自己。

时下,应届大学毕业生即将离开校园走向社会。其中,有些已经找到了工作,还有一些至今仍然没有着落。我们所希望的是,教育管理部门和高校不要总是在就业率、统计数字上打转转了,而应该加强同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多做一些扎扎实实的工作,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尽快走上工作岗位。(侯文学)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中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科目由八门减少到四门
下一篇文章中国贫困高考生调查报告:六成人凑不齐学费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