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参加大学校长论坛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和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接受记者专访,首次回应港校在内地招生使北大、清华沦为二流的说法。
港校长首次回应“北大、清华二流说”
“北大、清华永远是中国最好的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对“二流说”做出回应,这也是香港的大学校长首次对此说法做出回应。前不久,港校来内地招生,有许多优秀学子纷纷选择了香港的大学,这也引起 了社会上关于北大、清华将沦为二流大学的说法。而截止目前,香港中文大学今年在内地招生虽只完成七个省区的录取工作,但已招收了四名分别来自广东、广西、江西和山东的高考女状元。
但是刘校长并不认同“二流说”,他说,香港中文大学每年在内地招生人数远远少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所录生源也只是优秀学生的一小部分,所以“二流说”是有失偏颇的。他认为,之所以会有此说法流传,是因为以前香港和内地的高校招生是分开进行的,现在开始有所交流,很多人会觉得新鲜、好奇,有一些优秀的学生选择了香港的高校,虽然只是一小部分,但大家就会觉得有冲击。他说,其实也有很多香港的优秀学生选择了北大和清华。这种交流是正常的。“北大、清华不要担心,我们不会赶上北大、清华的”刘校长说。
对于“二流说”,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认为,学生有自由选择他们喜欢学校的权利,这种权利应该被尊重。香港和内地之间学生互有往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北大和清华刚开始在香港招生的时候,也引起了很大的反响,香港的媒体也有很多头条大标题的新闻报道,其实学生互相选择的多了,大家就不会觉得担心了。“二流说”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用高额奖学金抢学生?
香港中文大学去年首度加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网罗全国尖子。该校今年计划在内地招生250名,招生范围更由去年的17个省市区扩至20个省市区,新增了江西、贵州和云南三省。该校将提供100名全奖名额,大学四年每人将获得50万港币奖学金。
那么,香港的大学是否在利用高额的奖学金抢夺内地优秀学生?刘校长说,50万的总数看起来很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除去香港中文大学每年8万的学费,只剩下每年4、5万的生活费,其实这在香港也不是非常富裕,奖学金只是够一个同学四年的大学费用。
徐校长则表示,香港大学的奖学金没有香港中文大学高。他还幽默的说“内地有那么多的好学生,怎么能抢的完。”
“看重高考是因为它公平”
香港中文大学在内地招生取消了面试环节,刘校长说,不觉得放弃面试可惜,我们不能说面试没有用处,但面试很难有一个标准来衡量。而高考,大家看重的不是它有多好,而是它体现出来的公平,公平很重要。
刘校长解释说,从面试中,学校可以获得有效信息,但香港中文大学取消面试是因为它无法提供完全客观的信息。他还举例说,哈佛以前也有面试,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取消了。
刘校长还表示,在内地招生的两年,遇到的困难就是,如果第一志愿录不上,第二、三志愿往往也就没有了,所以学生填报香港中文大学是有风险的,“这对学生和我们都不公”。刘校长还希望这点能引起教育部的关注。他同时说,“我们是乐意参加高考的。”他认为,今后香港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规模还将近一步扩大。
教学环境差异 港校帮内地学生适应
“内地的学生很刻苦,但英语稍显吃力”刘校长说,由于香港的大学多用英文授课,对英语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我们也做出了一些补救的对策,比如录取后希望学生能够尽快的来港,在开学前用三、四个星期的时间进行集中培训。”c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