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北京高考:北大清华人大划定调档
北大清华,你们凭什么重新崛起
北大清华要甘当二流,才有机会成
北大清华一流地位面临挑战 优秀生
明天的北大清华恐怕不再是一流名
“北大清华症”岂只是学子的“面
北大清华中国高等教育的“面子工
要给北大清华好好算笔账 

北大清华公布在京提档线 京本专科招生速度放缓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10 11:47:01 来源:京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北大:文科626分、理科661分;清华:文科620分,理科666分

  ●北大招办表示,北京文理科最高分考生均被北大录取

  9日,北京部分高校确定了今年在京的提档线。其中北大校本部文科提档线为626分,理科则为661分;清华的文科提档线为620分,理科则为666分;人大的文科提档线为603分,理科则为643分。这三所学校招办有关负责人都表示,在北京的提档人数比计划招生人数有适度增加

  昨日,北大校本部、清华和人大招办有关负责人透露了今年这三所学校在京的提档线。北大招办有关负责人透露,北京的文科和理科最高分考生均被北大录取。此前在7月2日,北京文理科最高分考生曾面试香港科技大学

  根据此前这三所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清华大学今年在京招生328人,其中理科303人,文科25人;北大校本部今年将在京招生307人,其中文科110人,理科197人;人大今年在京招生225人,其中文科114人,理科111人。

  这个计划与去年的招生计划相比,北大校本部、清华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其中,北大校本部今年比去年减少6人,去年北大校本部在京计划招生313人;清华在京计划招生减少了22人,去年清华在京城招生计划为350人。而人大在总体计划招生规模增加60人的前提下,今年在京计划招生人数同去年一样。

  不过,这三所高校招办有关负责人均表示,将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在京扩招。其中北大校本部将增加30余人的招生名额。去年,北京不少高校也都在招生计划的基础上最终适当增加了在京的实际招生名额,其中也包括北大、清华和人大这三所高校。

  ■相关新闻

  北京本专科招生速度将放缓

  今后5年,北京普通本专科生年均招生增长速度将处于负增长

  据新华社北京7月9日电(记者李江涛)出于稳定高等教育规模的考虑,今后5年,北京普通本专科生年均招生增长速度将处于负增长状态,北京将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近几年,北京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大幅度增长,从1999年的28.5万人增加到2005年的70.4万人,净增加41.9万人,增长近1.5倍。按照到2010年普通高校在校生75万人的规模,今后5年,北京普通本专科生年均招生增长速度处于负增长状态。但是即使在年招生负增长状态下,普通本科和专科在校生年均仍将增长1%左右。

  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在解释放缓本专科招生速度的原因时说,其一,限于首都城市的容纳能力,要防止人口规模盲目扩大。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总人口规模规划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必须与城市人口总规模发展规划相适应。其二,作为一个资源匮乏城市,北京可利用的土地、水、电等资源严重短缺,再大规模进行高校建设没有可能。其三,首都现代化建设日益提高的要求与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的矛盾十分突出,由高等教育发展带动的人口迁移有必要适度调控。其四,历史上形成的高等学校办学条件紧张,特别是办学空间的制约和教师队伍的能力与水平方面问题尤为突出,在发展的同时还要考虑解决历史欠账问题。其五,近两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扩大,毕业生就业压力持续增加。在可预见的未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还将继续存在。

  这位负责人说,在合理确定发展规模的前提下,高校要避免在层次、规模上盲目攀比。要根据自身办学传统和资源条件,力争在同层次、同类型院校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

  今后,北京将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十一五”期间,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年均招生能力将保持4%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10年,研究生在校生总量大致为18万人左右,每年大概增加不到1万人。

  此外,北京将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到2010年,北京市外国留学生规模将达到8万人,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5%。c016

作者:郭少峰  责任编辑:春春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北大试行培养机制改革 研究生不再分内外
下一篇文章少给职工缴公积金将被处罚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