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有多少大学正在破产? 
教育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取
大学生被疑偷果脯在超市遭围殴
女友出走19岁大学生休学带女儿(图
中央财经大学大二女生坠11楼身亡
女友出走19岁大学生休学带女儿
大学生帮老外讲价被骂“汉奸”
女友出走19岁大学生休学带女儿(图
大学生就业需过五关斩六将 热专业

高考300来分,交15万元大学就能随便选?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29 14:41:59 来源: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别人是假的,自己却是真的?

杨总说,如果明年记者领人来,省个三千五千元不成问题,文理科院校都有。同时他还告诉记者,最近假的招生办很多。并指出那些假机构肯定不是国家计划内统招,他们会骗走家长交的钱,最后拿录取通知书都困难。“我们的是真的,不会收一万元就没影了。”杨总说,其实他们的风险特别大,就怕录取通知书下来,学生家人
反悔。“那样我就只能往外掏了。否则人家明年就不给名额。为避风险,必须要对家长和孩子进行审核。”

记者要走时,杨总很乐观地说,名额肯定会满,因为只有十来个。超编的,他们将按价位和人是否可靠作为筛选的原则。内幕追踪 记者求证

所列院校都称没有此事

对此生疑的孙先生告诉记者,朋友的孩子在瓦房店一农村学校上学,老师告诉他,清华大学东北招生办在友好大厦2112房间设点,可帮考生报考部队院校。他为了分辨真伪往清华大学有关部门拔打了咨询电话,却被告知此处根本未设这样的招生处。

随后记者又咨询了其他一些在名单之列的院校,得到的回答均为没有此事。

大连市高招办一名那姓工作人员说,从未听说过正规院校通过中介招生的事情,他提醒考生家长增强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要上当受骗。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有人冒充高校索“指标费”

昨晚记者从国家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获悉,在本月26日教育部举行的发布会上,副司长姜钢专门就如何识别五种高招骗局做了说明。姜钢说,广大考生和家长要认真了解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程序,以免上当。

姜钢特别提醒说,第五类骗局应用较多,有人往往吹嘘自己可以拿到高校内部招生指标,甚至冒充高校招生人员索取“指标费”,钱到手之后就溜之大吉。其实,教育部对高校招生规模包括预留计划的比例和使用都有严格规定。在录取期间,省级招办、高等学校都是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和程序来执行的。只要考生家长认真分析,种种诈骗手段是完全可以识破的。

交4万元就能念公安大学?

□今日早报 通讯员 李聂 本报驻金华记者 刘伟

早报讯 儿子高考成绩刚出来,就有人上门“送喜”,声称即使低分也能确保被北京某公安大学录取,但要先交4万元活动费,用来“到有关部门走关系”。

“我当时真犯糊涂了,还到处凑钱。幸亏被一个亲戚及时阻止了。”昨天下午,回

忆起几天前的“喜事”,永康人杨先生依然大呼侥幸。

疑问一:儿子高考,同事“牵肠挂肚”

杨先生是一家运输公司司机,和同事张某关系不错。

“儿子要参加高考,能否上个好大学就成了心病。”杨先生回忆说,半年前,他无意中跟张某提起儿子考大学的事。之后张某就表现得很热心。

“他说他一个在公安部工作的亲戚有些能耐,前段时间他儿子刚从北京一所检察官学院转到某公安大学。”杨先生说,张某还说,他让孩子转学后,不但工作不用愁,还能分房子和车子,而每年这样的指标十分有限,如果想办要趁早,最好等孩子高考成绩一出来就去跑关系。

听完这话,杨先生心动了。

疑问二:交4万元,就搞定关系

6月22日,高考成绩揭晓。杨某的儿子只考了400多分。这时,张某的电话到了,满口答应帮忙。

3天后,“好消息”传来:北京那边全说好了,应该没什么大问题,但要先交4万元。张某说:“高考成绩一揭晓,去托关系的人太多了。没4万元拿不下来!”

“要4万元啊?”杨先生犹豫了,家里没这么多积蓄,还要给儿子存笔学费。

张某又建议:“你们马上去借啊,否则好机会就错过了。”

疑问三:钱打入账,就拿入学通知书

前天一大早,杨先生找到亲戚黄先生。“他当时要我先拿4万元,马上打到张某指定的银行账户。”黄先生说,“可我就是感觉有点不对劲,张某连学校名称都说不清楚,就给他4万元,这样也太草率了。”

后来,黄先生听杨先生说,张某答应过,钱打入后,北京方面将会在6月27日把录取通知书寄过来。

“他这样一说,我更加怀疑了。高考提前批录取都还没开始,怎么就有通知书?显然是骗局。”经黄先生再三劝说,杨先生才打消这个念头。

中午,杨先生与张某联系。当他说不送孩子去读公安大学后,张某竟然勃然大怒:“有你们这样的人,说好的事情,又反悔了。以后再也不管你们的事。”

杨先生随后询问了儿子学校的老师,老师建议他马上报警:“这肯定是个骗局,根本不符合招生程序,他还不知道骗了几个人呢!”

每年高考录取时,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招生骗局,金华市招生办工作人员,列举了骗子惯用的伎俩和应对之策。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作者:  责任编辑:逸飞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专家称卖淫女强奸大学生应入罪
下一篇文章近三年哪些专业就业率高?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