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教育>>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谁在制造虚高就业率?高校你忽悠

大学生就业率:纯粹数字游戏?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26 10:56:25 来源:山西晚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高校以“毕业证”逼“就业率”的手法,虽然有点下作和卑鄙,但是在上级部门巨大的行政压力下,高校难免要挟“毕业证”,以拉高毕业生“就业率”了。

就业率成为部分高校的数字游戏,各高校用挂靠单位、违规操作各种手段给就业率猛放“卫星”,也早已经是“路人皆知”的“秘密”。于是,一方面是各个高校的就业率指标全线凯歌,形势一片大好;一方面却是应届毕业生在人
才市场挤破脑袋求职不遇,是找个“小店”随意“签约”的闹剧,是他们找不到工作的辛酸甚至绝望的泪水。

其实,就业率本身是没有“原罪”的。譬如,在美国,统计就业率要跟踪3年,包括总在业时间、工资水平等;在加拿大,则是利用国家统计局等全国性机构及一些民间机构,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评估,保证就业率统计的客观、真实、科学。当然,这并不意味要照搬国外的那一套,而是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之所以沦为造假游戏,主要是我们对就业本身的认定界限不明确,统计方法不科学、严谨的原因。

要么干脆取消这种毫无现实意义的“数字游戏”,要么对“就业率”进行科学定义和规范,反正不能允许用漂亮的数据,以就业率的名义继续书写美丽的谎言了。c016

作者:石敬涛  责任编辑:春春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就业难?听听比尔·盖茨怎么说
下一篇文章[北京]高校录取7月6日开始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