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成长的烦恼困扰青少年 校园心理期待全面开花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4-12 20:36:46  来源:tom 

学生A:我和她说了衣服掉毛!她没理解我!

心理老师:可能她注意到你强调的内容。在这以前你有过升旗仪式不穿校服的经历吗?

学生A: 没有。

心理老师:你认为班主任有没有可能以为男孩子大大咧咧不在乎这些呢?

学生A:可能吧。

心理老师:如果有可能,而你在心里系上了一个结,你和班主任对着干,是你自己痛苦着,而班主任她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局面呢?

学生A:我找茬和老师对着干,自己这科的学习成绩也下降了……

心理老师:你在心里系上了一个结,谁最难受?

学生A:我难受,我也让她难受。

心理老师:这是惩罚班主任还是惩罚了自己?

学生A:现在看是惩罚了我自己……

心理老师: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你认为谁去解这个结最合适?

学生A:是我!老师我知道了,我找班主任道歉!

学生心声

为了解目前学生们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记者随机采访了几名中学生。为保护个人隐私,文中人物均使用化名。

李欣 高三学生

我刚刚参加完模拟考试。我现在心里就有很大的压力,特别害怕,害怕我们班的一些人考试成绩超过我。每次考试我都会有这种想法,所以心一直就是悬着的。有时候也想跟心理老师说说,不过不太好意思。

吴巍 高一学生

我觉得跟我妈沟通起来特别困难。尤其是每次考试的时候,她总是在我出门前一再叮嘱我说,要好好考啊。但是每当成绩出来以后,她就要开始对我进行“轰炸”了,因为物理是我的“瘸腿”,每次她都会对我唠叨:“为啥人家都能学会,你咋就学不会呢,你咋学的呢?”其实我觉得我挺努力的了,而且考不好我也很难过的,可是每次我妈都要在我面前唠叨好几天,我都快受不了了。我跟我们学校心理老师聊过,感觉挺好的,跟老师说完后,心理就放松了不少,负担和烦恼也没那么重了。

李晓蒙 初二学生

我的性格有点内向,不太喜欢跟人打交道,有时候觉得自己的朋友挺少的,在学校里跟同学一天也没太多话说,觉得有点憋闷。有事我也不喜欢跟我爸妈说,因为我觉得他们不理解我,每次有点什么事他们只知道说我,根本没跟我在一个很平等的状态下说话,每次都以他们的家长身份来压着我,我就觉得说了还不如不说呢。

专家观点青少年易受四类心理问题困扰

北京市第七中学心理咨询室教师 臧超英

根据我多年的咨询经验,目前青少年主要在四个方面容易存在心理问题。

第一类:挖掘潜能。这一类问题通常见诸于学校适应比较好或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身上。这些学生学习不错,但是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学习更好或提高自己的领导才能等,所以,他们有时候会主动选择求助于心理老师来帮助他们采取更好的方式提高自己。

第二类:成长的烦恼。这主要包括如何与人相处得更好、如何与异性交往、如何适应环境、怎样与老师交往等等。出现这方面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性格的缘故,有的是早年与小朋友交往经验很少,有的是父母本身言传身教的缺失,而更多的则是父母没有完成好自己的角色。比如缺少父母的爱,就容易出现青春期异性交往单一的倾向,如果没有一个好父亲的角色,男孩子就可能女里女气和缺少责任感,而女孩子就很容易造成将来的婚前性行为等等不良后果。可以说,孩子的成长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缺乏科学教子的意识、知识和方法,至今很多家长不太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而只关注学习结果,太关注自己的面子,而忽略了孩子的成长,因此会影响到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性格、人生目标的确立。

第三类:焦虑。严重的会出现躯体化症状,比如长期发烧、月经失调、失眠等等,有的学生有强迫倾向,但还没达到强迫症的程度,有的学生会有学校恐怖、抑郁倾向、人格偏差或者同性恋倾向。相比较而言,现在学生中存在人格偏差的要比以前有所增多。这主要就是孩子的早期教育或早年的创伤没有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导致问题出现。

第四类:心理疾病。有的孩子很不幸地患上了强迫症、抑郁症,甚至有的孩子会有自杀的极端举动。心理疾病需要由医院诊断、用药治疗。目前患上了心理疾病的孩子也有所增加,只是很多时候,孩子和家长不愿意跟学校说,有的家长甚至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仍旧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这样很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期。

综合这四个层面的心理问题,其中以第二类心理咨询的学生相对比较多,最近几年第三类心理咨询的学生有所增加,目前学生心理发展的现状,应该引起教育界人士、家长和社会的多方关注。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3页  1  2  3  4  

malan

作者:马春杰  责任编辑:阿当

下一篇更精彩:网友:假如钱钟书今天考清华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