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北大建高尔夫球队 欲促建高校高尔夫联盟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12-12 13:21:27  来源:新闻晨报  

  12月初,内地首个大学生高尔夫组织———北京大学高尔夫协会组建的北大高尔夫球队,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正式成立。在厦门大学将高尔夫列为必修课、北大停建高尔夫练习场的舆论风波刚过去不久,这帮钟情于高尔夫的北大学子却继续为高尔夫在高校的发展而奔走着。队长陈上智说,除了准备筹建“世界高尔夫名校邀请赛”外,他们将力争在2008年时促成建立中国自己的高尔夫高校大联盟。

  “高校高尔夫”,一个争议声中的新名词

  “中国的最高学府怎能花钱去修一个用于‘贵族运动’的高尔夫球场?”

  “为什么大学生与高尔夫一挂钩,就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

  试水者:力争2008年建立高校高尔夫联盟

  北大的高尔夫协会是内地最早的高校高尔夫组织,由学生自己组建、自己管理,场地、器材等经费问题也是自行解决。在球队成立之前,他们只与台湾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打过两场友谊赛。明年5月,他们将赴台湾大学打回访比赛。

  北大高尔夫球队队长陈上智是大二学生,香港人,读高中时就开始练习高尔夫。球队共有6男1女7名成员,有几名队员是上大学后才开始接触高尔夫。“除了代表学校打一些比赛,我们主要还是做一些高校的推广工作。”陈上智说,北大高尔夫协会最初的成立者都是在国外有一定高尔夫基础的学生,是他们将这项运动引到了北大。

  “在国外,从高中阶段开始,高尔夫就非常普及了,但国内高校的高尔夫运动才刚刚起步。”陈上智告诉笔者,现在协会会员很多都是刚刚开始接触高尔夫,新成立的球队将担负起传授新会员入门知识的工作。“要普及的不仅仅是高尔夫技术,关键还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高尔夫文化。”陈上智说,了解这项运动的文化,是开展这项运动的前提。“高尔夫很强调与大自然的集合,打球过程中每一杆的成绩都可能有好有坏,它能锻炼人的心理调节能力。”

  目前,北京由学生自己组建的高校高尔夫协会已经有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5家,北大高尔夫协会时常会与他们一起搞些活动。“我们争取在2008年时,能建立自己的高尔夫高校联盟。”陈上智对于高尔夫未来在高校的发展信心十足。

  试水之举:北大高尔夫练习场停建

  今年8月,北大决定在未名湖东北侧第一体育馆东操场改建时,修建一个高尔夫练习场。这个消息一经传播,顿时引起巨大的争议。“中国的最高学府怎能花钱去修一个用于‘贵族运动’的高尔夫球场?”10月27日,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表示,北大已经叫停修建高尔夫练习场的计划,原因是社会争议太大。

  “其实要修的只是一个练习场,只占四分之一个足球场,跟正规的高尔夫球场相差甚远,成本不比建一个网球场高。”提起这件事,北大高尔夫球协会的会长温玄依然备感惋惜。“很多人在不了解的情况下提出质疑,却没有人知道那个小小的练习场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

  北大高尔夫球协会成立之初仅有十几名成员,目前已经发展到100多人,越来越多的北大学子开始喜欢这项运动。“高尔夫对我们而言仅仅是一项运动,但人们总是用‘高消费’去衡量它。”温玄说,他始终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学生与高尔夫一挂钩,就会引起那么大的争议。“有人去花几万元吃一桌山珍海味,我也可以花几元钱吃饱肚子,不能因为有天价高尔夫会员制的存在,就剥夺我们吃饭的权利。”

  寻找价格可以接受的场地,一直是温玄等组织者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协会经常要组织会员到外面的练习场打球,如果北大拥有自己的练习场,事实上会为他们节省不少的开支。

  大学生打高尔夫,究竟有多贵?

  “花在这项运动上的钱,主要就是场地费和器材费,我们的花费并不比其他运动多多少。”北大高尔夫球协会的会长温玄说,不少会员一年来在器材上的花费,就是一根100元钱左右的球杆。

  价格和打一场羽毛球差不多

  由于得到一些球场经营者的支持,北大高尔夫协会在组织外出活动时能获得一定的优惠,在场地上的花费也并非高得惊人。“我们去得最多的是练习场,15元可以打50颗球,能打一小时以上,这跟打一场羽毛球的价格差不了多少。”正式场地的收费较高,一般隔几个月温玄才会组织会员花200元去打一次。

  “我问别人你认为打一场球要花多少钱,他们给的数字总是高得惊人。当我告诉他们实际的花费时,很多人都表示自己愿意来尝试。”在北大发展会员时,协会总是先让对方去体验,之后才要对方考虑是否加入。“打高尔夫球需要消费,这个我们不否认,但我们尽量把它控制到最低。”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5000大学生争当农民!为了啥?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