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探访挖煤资助学生教师:校长得知实情流下眼泪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5-12-22 17:10:11  来源:重庆时报 

12月20日,了解真相的女儿在学校老师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看望父亲,而刘念友却始终无法派遣对儿女的愧疚,女儿刘久芳一进门,他就一把把女儿揽入怀中。本报记者马金辉摄
 
刘念友把前后两排的坐位排得很开,他说这样便于他能走到每一位学生的桌前辅导他们。本报记者马金辉摄

3年前开始,开县山村教师刘念友为资助班上的贫困学生,在节假日借口出去打牌,瞒着妻子、儿女,下矿井挖煤,挣来的钱却给学生们交学费、买学习用品。这一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刘念友在矿井下一干就是3年?他的家人对此有什么想法?本报记者专程前往开县郭家镇采访,并和刘念友共同生活了数天,试图以这种方式诠释他的内心世界……

就在离开盆丰村校的那一天,学生和家长们来了,村里的大爷大妈来了,200多名群众哭成一片。刘念友看着送行的乡亲渐渐消失在群山之间,他哭出了声。

在郭家镇的大山深处,很多教学点都是一人一校,艰苦的教学和生活条件让许多教师望而却步。可做事总爱为他人着想的刘念友,却几次主动要求到偏远的教学点教书。

1996年,学区安排刘老师到盆丰村校任教。第二年,刘念友又调到北斗中心校。就在离开盆丰村校的那一天,学生和家长们来了,村里的大爷大妈来了,200多名群众哭成一片。面对难舍难分的乡亲们,很少流泪的刘念友哭了,当他看着送行的乡亲渐渐消失在群山之间,他哭出了声。

之后4年,刘念友在北斗中心小学所教课目一直保持着学区的第一名,多次获全镇第一名。

2004年,全学区条件最差、环境最恶劣的北斗村校唯一的老师退休。刘念友得知后,3次找到领导表示“还是我去吧”。就这样,他来到了这个只有17个学生的北斗村校。一个学期后,北斗村校被学区评为先进村校。

好几次,学生田雨雪看见刘老师躲在寝室里吃白开水泡饭,最多加点咸菜。她不解地问:“你是拿工资的,为什么比我们都吃得差?”刘念友笑笑说:“这可比前些年的生活好多了。”

刘念友不知道自己到底捐助过多少学生。反正能叫出名字的就有40多个:李林学、谢光祥、李小燕、刘池军、李春红、吴成奎、吴文述······在北斗村校刘念友现在所教的17名学生中,13名学生曾受过他的资助……

8年来,刘念友记得大约资助了5000多元。他所教的班级,所有孩子都顺利完成了小学学业。

然而刘念友自己的生活十分清苦。他7年没有添置一件新衣服,脚上的一双皮鞋,还是因为有人说他的衣着有损“教师形象”,才花25元钱买的。

好几次,班上的学生田雨雪看见刘老师一个人躲在寝室里吃白开水泡饭,最多加点咸菜。她不解地问刘老师:“你是拿工资的,为什么比我们都吃得差。”刘念友笑笑说:“这可比前些年的生活好多了。”

在刘念友堆满了课桌、板凳,既是厨房,又是寝室的办公室,地上只有一袋米,一把面,一包盐,连一点油都没有。几把青菜,一筐柑橘还是学生们悄悄放在他办公室的。一块角都成了圆形的木板就是他的床。谷草和棕垫上的凉席上,大大小小布满了38个洞。

矿井中不时流下的水打湿了衣服,一阵寒意袭来,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脚边哗哗的水流,耳边鼓风机的吼叫让他不知所措。

1997年,他的两个孩子上了高中,花费本身很大,加上那年他还同时负担7个学生孩子的学费,为了增加收入,他借钱买来摩托车跑摩的。

2002年6月,因一个小事故,刘念友赔了300多元的医疗费,从此以后,刘老师放弃了做摩的生意。

3年前的暑假,为了供女儿上大学,给班上的贫困学生交学费,刘念友到郭家镇麒龙煤矿应聘,当了一名挖煤工,一天下井9个小时,一个月大约有1000元的收入。以后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到煤矿下挖煤。但是他没对任何亲友说过这事,包括他妻子。

当他第一次走进麒龙煤矿坑道,在漆黑的矿井中走过两百多米后,矿井中不时流下的水打湿了他的衣服,一阵寒意袭来,让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恐惧。脚边哗哗的水流,耳边鼓风机的吼叫让他不知所措。爬进只能趴着挖煤的工作面,劳累的程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每次累得干不动的时候,刘念友总会想起自己的学生和儿女,振奋精神后,他又重新走进狭窄的工作面。

3年来,工友们都以为他是因儿女上学,经济紧张才来挖煤。

谈起这些事,刘老师憨厚地笑道:“我只想多赚一点钱”。

细心的陈校长发现他的耳朵后有煤屑,一再追问下,刘念友才吞吞吐吐地说:“不怕你笑话,我在井下挖煤,刚刚才下班”。

本新闻共4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4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亦风

下一篇更精彩:台图书馆遭黑客入侵论文可任凭抄袭 警方已介入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