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求职武装到牙齿 形象工程引发质疑 | ·过万求职者“挑战”8000多职位(图) |
·黄健翔戏里戏外忙求职 四处打游击各台打 | ·香港硕士生召集17名外籍人士搞创意求职 |
·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 10万学子求职高校出 | ·大学生求职高峰将至 不同外企选才口味不 |
·医学硕士求职无门的背后 | ·北京一40岁男子花10万元在报纸头版登求 |
·求职要小心 “黑中介”坑了20多名大学生 | ·高薪工作这样找到——留英中国学子谈求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岗位、待遇、发展前途历来是大学生求职考虑的主要因素,然而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工作时间已然加入了大学生求职考虑因素的范围内,不少大学生最希望有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 在本市某知名高校的BBS上,正在电视台实习的大三新闻系学生小李表示实习结束后不想再干新闻这行,因为“没有固定下班时间”。不少大学生还例举了自己找工作的几大新要求“最少要保证双休日”;“好羡慕公务员,听说都是‘朝九晚五’”;“我找的工作一定要时间稳定,能固定上下班”…… 对此,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正云指出,大学生出现这种心态可能与他们的实习经历有关,不适应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角色转变。一方面过长时间的加班容易加深他们疲劳。另一方面,加班使大学生减少了尝试新鲜活动的时间,有种潜在交友机会被剥夺的危机感。此外,加班毕竟是被动干活,大学生可能觉得自己的时间不是由自己作主,自由被牺牲掉了。因此,选择“朝九晚五”的心态可以理解。 复旦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许玫指出:“大学生应该将个人发展空间、兴趣、能力与职业匹配度等作为择业主要考虑因素,而不应该受‘加班与否’的影响。年轻人刚毕业可能会不适应工作环境,但应该有主动工作的态度,加班也是学习的过程。”
作者: 责任编辑:逸飞
下一篇更精彩:上海一无期徒刑囚犯连获两学士学位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