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如何对孩子解释”
这是记者找到的惟一的一对夫妻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他们女儿今年才5岁,是个特懂事也特敏感的孩子,妻子是镇中心小学的一位班主任,这位老师对记者说,他们离婚的事,亲戚朋友包括老人都知道了,没有支持也没有反对,几天来,一直不想让孩子知道此事,但孩子好像是知道了点什么,有两回就问爸爸和妈妈:“你们不能离婚 吧?”面对孩子的发问,夫妻俩一口咬定:“不会的,不会的,我们好好的那能离婚呢?谁也离不开你呀。”可是孩子毕竟太小,她听不懂大人的解释,如果有一天,她真的知道了,那将是个什么场面没法想得到。这对夫妻说,这事,要是孩子太小或大些都好办,就怕刚刚懂事又和他们说不明白,那时大人的一切话他们都会听不进去的。
“寻不到保护措施”
这位老师是去年才参加工作的,但今年一样地要面对这9个下岗的名额。她对记者说,像她一样的,全镇教师队伍大约有10个左右,都是没有结婚或没有孩子的,她说,他们这些人惨了,没有孩子就寻不到保护的措施,这样就很有可能进入到下岗的行列。她还说,她们这些人都是两年前就毕业了,都是国家统一招生并包分配的那一批,现在还要面临这样的选择,但到现在,他们想不出办法来,只好等着命运的判决。
之三:镇政府的无奈
“没想到有这样的后果”
教师集体离婚事件,可难坏了当地镇政府。主管教育的副镇长一见记者就哭丧着脸,这位焦副镇长说:“真的没想到会有这样大的后果。”焦副镇长给记者拿出了名称叫做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关于振安区中小学人员聘用制实施办法》的通知,是丹东市振安区教育局2006第50号文件,其中第十七条第三款中规定:“离异或丧偶且抚养未成年子女的”。这就是可以不用竞聘可直接上岗的一个条件,也就是这个文件中的这个条款,才引发这近60人的集体离婚的闹剧。但在文件中,记者还看到,有人在离异两个字上,又划出了具体的日期,用黑笔写着:“指2006年9月1日之前”,问焦副镇长这是为什么,在场的区教育局领导说,这是在事情发生后,局面控制不住了,想用时间来卡一下,后来一问相关部门,说这不符合法律要求,所以也没有实行。
“不给办理是违背政策”
在没有到学校之前,记者先来到这个镇的民政所,这是为这个镇上居民发放离婚或结婚证的地方,记者想要查看底案,但门紧锁着,别的部门工作人员说,不锁不行啊,如果再有教师来离婚的,他们是给离还是不离,只好躲开了。记者和这里的工作人员通了电话,此人名叫李霞,她说,经她手办了多少个记不清了,但底子不能看,因她这几天不上班,她还一再强调,说是她发放的每一个教师离婚证,都是夫妻双方自愿离婚,都是符合法律的。焦副镇长也说,他们在办了十几个离婚后,就觉得这事不对头,但不给办又不符合政策,所以只好给办了。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全镇上就有这么多人同时离了婚,记者问镇里和区里的领导,就没有控制的办法吗?拖一下也行啊,他们苦笑着说,控制不住呀,第一,镇上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户口不在镇上,或另一方不在镇上,这样离婚就到自己户口所在地或一方户口所在地去离婚,为了能控制这事,区里民政干部曾派了几个人来到同兴镇和其他的镇,但都不好使。第二,有的教师在离婚时不说他们的工作和职业,在双方早都写好的并签了字的离婚协议书上,也显示不出双方的职业,在最后几天,全区凡是离婚的全问是干什么的,双方都说没有工作,这就不好办了,只好给离。
之四:区教育局的无奈
“事先想到会出现这事”
昨天,全镇的小学都放假了,是为了竞聘校长,教师竞聘是过些天的事。可这一天,校长竞聘会没有开成,反成了离婚教师的大会。在记者刚一进校园,就有一辆小车奔向医院,车里躺着的是一位班主任,是在和区里领导谈话时,太激动了犯了心脏病,好在没有生命危险。振安区教育局局长赵溪哲说,这个文件是今年8月份制定的,当时是按丹东市教育局的文件制定出来的,在制定这文件时,就想过会不会有人用假离婚来钻空子的事,但因市里文件也是这样规定的,他们不能改变,也有人说不会这样,因这是一个很人性化的条款,没想到,为了上岗名额,这些人真的去做了,人又这样多。
“这下没有了办法”
中心小学领导说,同兴镇总共有在岗小学教师81人,编制是70人,有两人刚刚退休离岗,这样就要有9个人在这次下岗,但下岗也不一定就是回家。赵溪哲说,他们全区共有中小学教师1065人,还超编98人,同兴镇和其他差不多,都超十个八个的,但其他的镇还没有开始竞聘,所以这个镇最先反映出来。赵局长说,事情发生后,他们第一个想法就是改日期,同时也和部分教师说过,只有在9月1日前离婚的才算,但这一下更坏事了,教师全找上门来闹,因他们大都是在这个日期后离的。还想过以9月3日校长传达会日子算,以后的就不行,但还是有教师不干,这下他们没有了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