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好节目是领导“审”下去的
记:每次谈到春节晚会不好办时,有些人往往特别强调层层领导过多的“会审”干预了晚会的创作。你认为是这样吗?
秦:好几届春晚的节目审查,我全都在场,依我所见,没有一个好节目是领导“审”下去的。领导在节目审查中,首先是以专业的标准衡量,其次是用观众的眼光评判 ,最后才是以领导身份的职责去要求。
记:一个节目要能上春晚要过几道关?
秦:说是过五关斩六将一点也不为过。首先是领导把关,参与审查的领导有四级,文艺中心领导、台领导、广电总局领导和中宣部领导。节目从创意到最后亮相,要经过以下关口:1.谈创意,2.读剧本,3.编导组看粗排(有时不止一次),4.汇报给领导看(有时是台领导先看,通过后再给总局和中宣部领导看,今年大多是一起看),5.修改后领导再看(有时是多次修改),6.六次彩排一次备播不断打磨甚至淘汰。不光领导,主创人员也是“审查”者。一次次“过堂”实际上是一次次艺术的提高和完善。
记:作为多年春晚的参与者,什么是您最难忘的记忆?
秦: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剧组的工作人员到楼下去送一位老艺术家离开剧组,他就是戏剧表演艺术家严顺开老师。他的一个小品因为种种原因被拿下了,他走的时候没有一句怨言,只是说,如果你们什么时候需要我,我随时来。我们所有工作人员心里都酸酸的,觉得好像亏欠了他一样,这种情况每年都会出现。还有一年有一个叫做《大专辩论会》的小品,从一开始就非常被看好,参与演出的都是当年“亚洲大专辩论会”上的最佳辩手,他们的节目被排在三十敲钟之前,但是因为前面的小品超时,这个节目到敲钟之前演不完,所以就在几位年轻人摩拳擦掌要上阵的时候被告知节目被拿掉了。在面面相觑几秒钟之后,他们抱头落泪。北京娱乐信报 信报记者张学军 (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