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弄清女儿的病因,2006年3月上旬,王大志夫妇带着女儿来到重庆市一家医院。医生对王雪晴的身体各项指标都进行了测试,发现王雪晴发育迟缓,她已经对兴奋剂药物产生了依赖。医生建议,需要一些中成药来抑制她那种不安、焦虑的情绪,但分量逐渐减少。并教导她在精神紧张的时候做某些运动来舒缓她的情绪。最重要的是对她进行心理上的辅导和治疗,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当 王大志看到诊断书写着“药物依赖”几个字时,他脑海里一片空白,自己为了给女儿一个美好未来,不想却让女儿成了药物依赖者。医生给他解释,药物依赖就像药物中毒一样,容易上瘾。成瘾者可出现神经综合征、记忆障碍和人格改变。长期大剂量服药会引起大脑器质性病变,形成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失去工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
听了医生的解释,王大志心里不好受,女儿知道这个结果后,一路上都没有理他。晚上,夫妇俩谈到女儿的未来,王大志心里尽管非常难过,但他觉得既然已经造成了这样的后果,不如让女儿继续服药,直到考上大学再决定“戒瘾”。妻子听了后,有些恼怒地问他:“你疯了,你这样会毁掉她的。”王大志也担心女儿一旦真的戒不掉,会恨他一辈子的。可是,为了女儿一个美好的前程,他还是不愿放弃,既然已经服用了这么多年,就再坚持一年吧,他恳求女儿答应他,现在集中精力为上大学作准备。
而在王雪晴心里,父母的爱已经成了一种心理负担,王雪晴对着笔者痛心地说:“父母望子成龙的心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左右和控制儿女的命运,没有自由的子女会过得不开心的。”这8年来,王雪晴从来都没有真正开心过,她恨自己的父母,让自己吃上兴奋剂。她承认自己的父母很爱她,可是这种爱的方式让她承受不了,她对父母的爱感到陌生和可怕,她认为自己需要一种自然的爱:“就算我考不上大学,但是能够做我喜欢的事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借助药物来生活,对自己是很不公平的。”《民主与法制时报》特约撰稿三江水 (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