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广州“迷药”贩3次致电警告记者 称有上百同行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30 16:18:52 来源:新快报-金羊网(广州)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案例三:网友“Super_Ajing”2006年7月11日在丽江花园业主论坛上,讲述了自己在广州到东莞的公共汽车上,亲眼看到一个“迷药”不法分子拿烟给一个男人抽,男人只抽了一口,就乖乖把随身包里的钱掏出来给了对方。此时,车上还有人趁火打劫,男人也照给不误。“当时我亲眼所见,都懵了。”

市民四大期望齐呼“严惩”

‘迷药’太可恶了,一定要严惩他们,不能轻饶!”昨日,本报《“迷药”罪案调查》一出街,记者就听到了不少市民这样感叹。有市民在气愤之余,纷纷献计献策,对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了自己对整治“迷药”的建议和期望。

期望一:严惩犯罪分子

记者昨日下午在街头随机采访了30多位市民,发现其中八成市民曾经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等途径,听说过“迷魂药”案例,甚至有身边的亲友遭遇过“迷魂”事件 ,但当中仍有半数人对“迷魂药”半信半疑。但在看到本报的相关报道以后,几乎所有被采访的市民都表示对“迷魂药”很气愤,第一个反应就是应该严惩犯罪分子。“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都没有了,连问个路都要被别人提防!”市民戴先生说。

期望二:严查“迷药”根源

不少市民对记者表示,“迷药”罪案的根源就是“迷药”出售缺乏监管,不法分子很容易就能买到“迷药”,加害于人。在天河北路的一值勤人士告诉记者,这种“迷魂”案例犯案手法隐蔽、作案时间短、取证难,所以应从查处药品源头做起,他建议公安部门应该多派便衣去查缴“迷魂药”。

期\望三:早日完善法规

“‘迷药’犯罪社会危害性实在太大了!希望政府早日完善这方面的法规!”从事法律工作的市民谢先生说,他希望政府及药监部门严格管制麻醉制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并且早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

期望四:媒体加强监督

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少市民表示,媒体也应该加入“‘迷药’整治大军”。市民李先生对记者表示,他觉得媒体在这方面的监督非常重要,不仅可以随时让市民们了解整治“迷药”的进程,还可以提高市民们的防范意识。“媒体的报道很重要啊,我们看了媒体的报道,平日出街就会小心得多了!” (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男子扮警察与女孩搭讪 遭拒当街将其殴打10分钟
下一篇文章中国最具价值主持人排行 李咏价值5亿蝉联第一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