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尤小刚“不务正业”导演音乐节
霍华德甘心为“流浪汉”做绿叶 演
《龙虎门》28日上映 甄子丹:我最
胡玫导演赵宝刚制片 新版红楼梦甩
《建筑大师》导演发飙 捣乱记者惨
《吴清源》纽约首映 导演田壮壮毫
《圆明园》未毁前全貌再现 导演:
黎明做导演变苦力 卫兰卫诗入境被
明年春晚导演内定金越 王炳森等瞄
来电惊魂全片无过度渲染画面 内地

导演举债500万拍《东京审判》 富豪良知遭质疑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29 15:11:28 来源:《信息时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发帖说中国富翁群体缺乏历史感,网友感叹谁为主流爱国影片埋单

时报综合报道 一部展现60年前不为国人所知的一段历史,以客观真相、出色表演震撼心灵的史诗大片——《东京审判》虽然下月初才在国内院线上映,但关于这部影片的网络争辩已经如火如荼,其中最为激烈的就是导演高群书在制片人因资金断档而选择“逃跑”之后,竟然举债500万元,不惜与债主
签下卖身契坚持拍完电影。博友们不仅发帖表示声援,而且不断提出质疑拷问国内财富大腕、电影投资商们的良知。

导演举债拍出史诗大片

《东京审判》影片内容首次把发生在1946年5月3日到1948年11月12日这一长达2年多的国际审判搬上荧幕,真实记录当年在日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包括中国法官在内的11国法官对以日本前首相东条英机为首的28名甲级战犯的庄严审判。但是,影片在拍摄过程中却一波三折,整部电影投入近3000万元,开拍后却遭遇投资商中途撤资,一度面临停拍的窘境。为了顺利完成拍摄,高群书破釜沉舟,借债500多万元,最后为了偿还债务,这位拍热门电视剧起家、第一次正式“触电”的导演与一些主动借钱给他度过难关的影视公司签了“卖身契”,以致于高群书在拍摄完成后谈感受时说:“我见证的不是一部电影的诞生,而是一部电影的毁灭。”

现在,《东京审判》已经通过电影局审查并给予影片充分好评,在8月22日召开的观摩研讨会上,北京的专家学者们对这部电影作出很高的评价。网友刘老爹说,高导的做法令人钦敬,他以行动提醒我们日渐麻木的良心,任何有违天理,有违人类生存之道的罪恶行为,不管如何时过境迁,不管如何遮掩都终将昭白于天下,那些恶行终会受到正义的审判。

博主质疑富豪历史责任

但是,这样一部能起到爱国主义教育作用的影片却在拍摄过程中波折重重。虽然电影在市场的表现直接取决于观众喜好,但一部具有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电影却遭受拍摄期制片方资金抽血、发行期欠款拷贝等“跪宾”的礼遇,不得不让人愤怒。博主dreamwo424说,现在那些二流清宫电视剧拍一集就要花费几十万,一拍就是几十集,老板们眉头都不眨一下,动不动就包大酒店开庆功宴,花几百万搞宣传,就是中国每年的几部所谓的大制作电影,内容都是三角恋、畸恋、不知所云的现代浪漫片,所谓的奇幻和武侠就是大把大把地烧钱,为什么中国富豪们视若无睹?

既然炒作个人及企业知名度是许多富豪热衷的事情,为此付出再多金钱也舍得,怎么就没人把一部揭露靖国神社荒谬的爱国电影作为扶贫对象呢?博主谭飞表示,原来,花了钱可能出不了名的事富豪们是不愿做的,作为饱经战乱、苦难深重民族的商业精英,富豪们只“精”不“英”——算不上英雄,比当年为抗日捐出整个身家的陈嘉庚,甚至比抗美援朝时捐飞机的常香玉,他们的灵魂贫瘠得可怕,这既说明了中国富豪的伪善,更说明了他们道德感的缺失。胡润曾经感叹中国富翁群体最缺乏“慈善意识”,他的话只对了一半。从高群书以及《东京审判》的遭遇看出,中国富豪最缺的其实还是责任心、历史感、道德意识。

谁为主流爱国影片埋单

应该说,《东京审判》的诞生过程不仅涵盖了中国电影圈民间筹拍一部主流大片的混乱历程,更反衬出中国电影不能不说的疼痛:谁来为主流爱国影片埋单?博主韩浩月说,《辛德勒的名单》、《卢旺达饭店》等反映人类惨剧的电影曾让世界震惊,而我们至今还没有办法借助艺术的形式将“南京大屠杀”告诉全世界。对于《东京审判》这部具备多层意义的爱国影片来说,资金原本不应该成为限制电影进程的理由。

事实却恰恰相反,据说发行商和院线开始都不看好《东京审判》,甚至很排斥,除去影片本身的“主旋律”色彩,当时中日两国之间敏感的关系也是发行的阻力之一。据博主邦邦透露,有个号称爱国的企业本要赞助,但在长久谈判后因担心产品在日本市场销路而最终放弃。对历史的认识、爱国的态度并非靠一部电影就能简单反映!不过,《东京审判》艰难面世背后所隐藏的对历史现实的漠视仍然值得警醒,商业投资作出商业考量无可厚非,但商人也要有社会公益和中国良心,若仅以影片能否获得高票房来衡量投资价值的话,不仅是影片的悲哀,更是中国社会的悲哀。正如网友“凡夫俗子”所说:真的需要国人好好反思,今天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究竟缺失了什么?究竟如何才能重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袁炯贤

《东京审判》以发生在1946年东京盟国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28名日本战犯的艰难审判过程为背景,各国法官和检察官等法律人士上演了一场场法庭传奇,尤其是中国法官梅汝璈的据理力争才扭转了局面,以六票对五票的一票之差,用战犯的绞刑告慰了在战争中死难的中国人民。(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夜班保安打声讯电话被罚 每天工作16小时
下一篇文章北京市民周边村庄放生千条蛇 蛇患害苦村民(图)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