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罗剑生)市消防支队上半年的一项火灾记录显示:外来工密集的“城中村”存在很多消防隐患。
上半年发生在晋江和石狮的两起火灾至今令人记忆犹新:2月5日,石狮市灵秀镇港塘村一简易搭盖的废品收购站燃起大火,收购站老板一家4口葬身火海;3月31日凌晨,晋江市陈埭镇涵埭村一印花厂工人宿舍发生火灾,造成6名工人被烧死的惨剧。对此,泉州市消防支队陈建华支队长指出,外来工密集的“城中村”及城乡 结合部存在的消防隐患应引起重视。“城中村”没有消防设施,没有救援设备,没有消防通道,加上居住人员没有消防安全意识,自防自救能力差,发生火灾后死亡率较高。
据悉,“城中村”消防隐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违章搭盖只覆盖着油毛毡,而油毛毡正是易燃物品,一旦起火很难扑灭;二是人口过于密集,一间工人宿舍,少则三两人,多则十几人,吃喝拉撒全在里面,一旦发生火灾,人员伤亡很难避免;三是外来工安全意识淡薄,乱接乱拉电线,大多使用电热棒烧水,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在一次消防安全检查中,执法人员竟然从一片出租房中找出33个大小液化气钢瓶,这些液化气瓶就像33个“定时炸弹”,令人不寒而栗;四是“城中村”不少房屋是违章搭建,没有消防通道,消防车进不去,很多现场找不到灭火水源。
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关注“城中村”消防安全问题,消防部门也很重视,正在大力推进消防社会化工作,消防工作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的“四进”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取得一定的成效。
消防部门表示,今后对企业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时,将重点提高员工的掌握消防安全常识的情况,强化外来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保证每位员工都能“三懂”(懂得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得预防火灾措施、懂得扑救初起火灾)、“三会”(会报警、会使用灭火器材、会自救逃生)等消防基本常识。(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