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绝望的李红磊
窗外的云,郝素敏站在窗前
郝素敏:“本来我们家都已经因为这个病花钱这么多了,你还这样,又让我们花这么多钱,你这不是帮我们,你这是害我们,如果没有你的话,我们有可能会早就好了,就因为你的帮忙,结果叫我们越陷越 深。”
郝素敏说的这个人是山西的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们没有见过面,互相也不认识,但是现在,郝素敏想把那个人告上法庭。
郝素敏:“可恶得很,我感觉就是,你为什么这样呢,你把人拖成这样,你拖我干吗呢,我跟你有仇啊?你为什么这么欺负我呢?”
患上白血病 河南病人急需干细胞移植
郝素敏的丈夫李红磊现在躺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的病床上,他患的是急性白血病,需要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李红磊是在2005年5月确诊患上白血病的,在平顶山治疗没有缓解,2005年6月来到郑州的河南省肿瘤医院治疗的。
李红磊的主治医生朱兴虎博士:“他属于难治性白血病,所以说,他单靠化疗,治疗的效果不是很好,可以说,单靠化疗他不可能治愈的,他必须通过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可能把它治愈。”
李红磊可以作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首选异体移植。李红磊有两个弟弟,但都没有跟他配上型,医院和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取得了联系,希望在那儿可以为李红磊找到配型。
郝素敏:“配上的几率太小了,太小太小了,我都没抱什么希望,我就想着随他去吧,我们就做自体(移植)了,因为几率太小了。因为我们这边有一个做自体(移植)的好了,跟李红磊的病一模一样,并且呢他也是第一个疗程没缓解,跟他年龄也相似,跟他太相似了,跟他的病一样,都是M5,就是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都好了。我就是抱着这个希望,我就想着我们做自体(移植)都可以,所以说,中华骨髓库我都没抱希望。”
惊喜:山西志愿者配型成功可移植
医院很快就收到了中华造血干细胞库的初配结果传真。
郝素敏:“我跟一个病人家属,我们两个一起上的电梯,他拿着那个结果,我说让我看看,我跟他要过来,我看了看,看完之后我又给他,我说看人家多幸运,都配上了,我就没看上边是李红磊三个字,因为我都不抱什么希望了,配上的几率太小了。”
中华造血干细胞库为李红磊找到了合适的初配者,对方是一位山西的志愿者。
郝素敏:“说我们配上了,那高兴啊。刘晓莉那个护士说,你有什么事啊,捡个金元宝,我说我岂止是捡个金元宝啊,我说捡个金元宝值几个钱啊,我这个命都捡回来了。”
郝素敏:“20岁的小伙子,绝对是不用考虑他献不献的问题,因为他既然已经是,初配他都进入了,他肯定是有一腔热血吧,总是那样想,我都没想他不会献,我就想高分辨能不能分辨上。”
疑惑:钱已汇出,志愿者体检结果迟迟不出
初配成功只是第一步,下一步还要抽取志愿者的血样进行高分辨配,这需要受捐者支付检测费用。郝素敏赶紧把做高分辨需要的钱汇到了中国造血干细胞库,等待高分辨结果。
一个月以后,山西志愿者的高分辨结果出来了,十项指标出人意料的完全吻合。
朱博士:“十个点全线合,就是完全匹配了,就是最好的了,你不能比他更好了。”
郝素敏:“像疯子一样,就高兴得不停地笑,他说你怎么呢,我说配上了呀,配上了呀,我就打着他,我说配上了呀,真的配上了呀,我说高分辨配上了。”
高分辨配型成功后,志愿者还要接受体检,由于所花时间不会很长,医院开始为李红磊做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做准备。
朱博士:“做自体移植和异体移植,前边的化疗方法、剂量的大小,包括药物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方案就改变了,我们一切就围绕着做非血缘的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来准备的。”
在河南省肿瘤医院,做非血缘的一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费用大概是20万元左右,李红磊的家在平顶山叶县的农村,他在县城里经营货运,家里并不宽裕,能凑的钱都凑上了,还卖掉了新盖不久的房子,才凑齐了20万元的移植费用。
捐献者要体检合格以后,才能捐献造血干细胞,体检所需的时间最多几天,可郝素敏一等再等,山西那位志愿者的体检结果迟迟出不来。
郝素敏:“它就是(等带)时间长,时间长也不要紧,可能人家家里有事,后来我打电话,他们说家里边收玉米呢,我说很可能收玉米呢,特别相信,真是的,肯定收玉米呢。”
朱博士已经做过100多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经验丰富,虽然他也觉得这次等体检结果的时间有些长,但并没有多想什么。
朱博士:“从我们以前的经验来看,做高分辨以后,大部分人还是愿意献的,因为他如果不愿意献的话,他在抽高分辨配型的时候,他就不愿意让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