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后你自己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变,让妈妈少些担忧呢?
佳:我不会那么晚出去,今后就算要出去,也要提前告诉妈妈,免得她担心。
妈妈也有要求
希望女儿能守信用
希望女儿好好想想规划
希望女儿 像以前那么乖巧
得知记者与佳佳的友好地进行了交流,佳佳的父母十分高兴。陈女士表示,其实自己也在反思,过去对女儿的管教确实太严厉太武断了,一直把她当作小孩子来骂。孩子晚半个小时回家,自己就像审犯人一样审她,没注意到女儿已经快成年了,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于女儿提出的要求,她表示都能做到,保证以后不再动不动就打骂女儿,会注意和女儿讲道理。
她也对女儿提出了要求,希望女儿以后出去和朋友玩,最好说几点回家就能做到几点回家,不要不守信用,也希望女儿如今作为“小大人”,应该好好想想自己今后的规划了,不应该每天这么无聊地生活,应该发挥特长,找到自己的目标,比如弹琴就不应该荒废。另外,还希望女儿能像以前那么乖巧、跟家人融洽相处。
昨日下午,结束采访时,佳佳又接到同学约她参加生日聚会的电话,佳佳会否再度夜不归家?她是否会应允与记者的约定按时回家呢?
敬请关注时报追踪报道。
点评 求助社会帮助,难教孩子反哺之恩
当工作和生计挤占了太多的精力后,父母们留给孩子的时间已越来越少,朋友式的交流沟通大多被家长们没有耐心的斥骂所代替。然而,在现代文化氛围下长大的孩子需要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因而,在这种缺乏沟通的关怀和缺少尊重的对话中,孩子的背叛与家长的焦虑就难以避免。
追求自由的孩子其实仍然渴求父母的关爱。佳佳的夜不归家,正是对母亲失去耐性的教育和疏于交流的关爱不满。事实上,无论什么都代替不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只有双方心与心的交流,才能换来理解,换来孩子所需要的关爱,换来家长所希望的乖孩子。其实再好的第三方教育,和家长主动与孩子沟通的言传身教式教育相比,都不能相提并论。尊重孩子,亲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才能了解孩子,才能根据孩子的要求作出适当的回应。
而且,缺乏家庭沟通的成长氛围,也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塑造。很难想象,在一个缺少交流、关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懂得反哺社会,懂得感恩和孝道。
说到底,只要家长们多抽出些时间,多陪些孩子,多些与孩子的真诚交流和沟通,也许根本就用不上求助外界力量来帮助教育自己的孩子了。李龙(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