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印度商家携手对抗高通 雅各布可能
1次购物却显示2次刷卡 商家银行双
重庆商家促销浴缸让美女当街洗澡

新规实施俩月商家直摇头 “原价”用七天就作废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7-5 11:26:45 来源:沈阳今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今报讯 “原价1000元的名牌西服,现价100元”,可这个“原价”是半年前的价格,商家竟称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价格欺诈。

  今年5月1日,国家发改委《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新解释意见开始实施,规定“原价”是指经营者在本次降价前七日内在本交易场所成交的最低交易价格,否则就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欺诈行为依然存在

  昨天,在时尚地下商业街,不少商家在价格促销上煞费
苦心。

  在一个销售皮鞋的柜台前,商家标出一双皮鞋“原价590元,现价90元”的价牌,巨大的价格落差吸引了不少顾客。当问这个“原价”是什么时候的价格时,该店的姜老板不解地看着记者,“什么时候的价格,一个月前这双皮鞋就标原价590元,怎么了?”新规定实施俩月,个体商家的欺诈行为依然存在。

  消费者不知新规定

  “什么新规定,我没有听说,反正就是觉得不管是打折、赠券、返现等活动,最终在价格上都没有太大的让利。”正在中街某商场购物的张女士称,自己五一黄金周买的一件衬衫,原价390元,现在仅售190元,买到家之后前天看到同样的衬衫,已经降到120元。

  不了解也不较真

  随后记者在太原街又采访了5个商家和5位消费者,他们竟然都不了解该规定。有消费者甚至表示,没法辨认商家是否在欺诈,就是感觉上当了,也不会那么“较真”。

  在跳楼价、挥泪大甩卖的促销活动中,原价与现价的巨大落差是商家引诱消费者购买的一个惯用手法,商家也是抓住了消费者的购物心理。见习记者李彬(沈阳今报)(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油炸方便面陷入致癌风波 企业为炒作散布假信息
下一篇文章男子为唤回爱人芳心将硫酸泼向女友(组图)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