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沉闷局面,记者提出见见多多的手稿,母亲便忙擦拭眼泪,喊多多去拿。在一个抽屉里,保存着她的“作品”,拿出来摆满整整一桌。
多多在一旁介绍,“这是我高二创作的《天凉好个秋》上半部,已成稿30万字,还有《魂断北京城》、《睡美人复仇记》、《网中人》、《闪亮丑小鸭》等作品,共计100多万字……”
说到多多的下一 步,蒋树梅说:“多多只要好好学习,我想让她复读一年,哪怕借钱、贷款我也愿意。农村的孩子没有出路,做家长的唯一希望就是孩子考上理想大学……”
班主任:她是个怪学生
记者与蒋多多的班主任宋老师取得联系。宋说多多是个“怪”学生,上高三时成绩中等,快毕业时已是后十几名学生了。
“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成天不学习,就爱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班上七八十个人,我根本顾不上管她。”在宋老师印象中,多多总是独来独往,不爱与别的同学往来,也不知道她和谁一个宿舍,与哪个同学关系好,很自闭。“各科老师都不喜欢她,同学们也不爱理她。”
“就是这个大家很少去注意的‘怪’女孩,却在高考试卷上抨击当前教育制度。”宋老师说,6月22日,学校领导说有个学生高考违纪了,用两色笔答题材,让几个老师去复查卷子,他才知道,蒋多多除了把客观题“应付”过去之外,四科考卷的主观题部分,全部用来写自己对高考弊端和当前教育制度的指责了。
“她所写的高考制度弊端纯属无稽之谈,国家高考这么多年了,各项教育制度一直在不断完善,中国大型的选拔人才肯定需要这种考试,高考还是利远远大于弊端的。”他对蒋多多的做法不理解,认为多多思想和心理一直都不健康。
同学 :她这么做很傻
“同学知道你在考试中的行为吗?”
“就我同学徐玉印、杨一鸣知道,我在6月17日告诉了他们。”蒋多多说。
记者与蒋多多的同学徐玉印取得联系。“真不敢相信,她有如此想法,平时多多学习也不多好,每天闷闷不乐,就喜欢写东西,老师和同学也很少与她沟通,真没想到她有这种怪想法。当时我和杨一鸣知道后认为她很傻,而且越来越觉得她好怪。”
专家:偏激做法不可取
记者就多多的事儿,分别采访了教育专家和社会学家。
河南财经学院教育心理研究专家宋新谱教授说,每个高考生都应该以端正的心态面对高考,面对以后的人生。多多以牺牲自己前途,呼唤高考一个公平的环境,这种作法实在不可取,她的心理不健康。
省社科院副院长、社会学家刘道兴说,多多其实是个悲剧。一个高中生对社会问题认识还比较肤浅,导致其用反叛的做法来对抗。
关于教育制度改革,全社会都在关注,无数专家也在反复研究。但这么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个高中生就能解决的。看问题要站在国家、民族的利益上,如果她关心社会,关心教育,就应该好好学习,好好考试,取得参与社会的权利,参与到社会改革中来。她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自己放弃了自己的权利。
郑州12355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方说,多多的方式不可取,实际上是害了自己。“当学生的心理没得到关注,偏激心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伤害自己或加害社会。多多在出现偏激的心态后,选择的是伤害自己。”
“中国目前的高考制度没错,已得到世界各国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主要是教育方法在畸形发展。”袁主任说,由于目前学生的成绩与老师工资、奖金挂勾,造成老师只注重成绩,不注重学生心理健康。
“但很多学校都没意识到。”袁主任说,目前高考生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根本没给他们缓解压力的方式。“在学生心理辅导上,家长重要性大于学校,家长有足够时间关注孩子。”
袁主任主张给初、高中开心理课,并配心理学老师:“从多多事件看,真的很有这个必要!” (C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