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杨杰不服被开除 书面声明称所列问

杨杰不服被开除 书面声明称所列问题只是失误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23 15:18:31 来源:新京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资料图:3月21日,杨杰被免去生命科学院院长职务。他的办公室也从医学大楼主楼5层正中间,搬到了辅楼最末端,图为同济医学大楼。

料图:4月25日,媒体报道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杨杰涉嫌履历造假被免职,图为同济大学校门

此前因“学术造假”相继被免去院长和教授职务,书面声明称所列问题只是失误

6月22日,同济大学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杨杰向本报发来书面声明,对学校对其解聘决定进行辩解,并表示准备状告学校“打击报复”。两天前,学校以“学术造假”解除其教授资格,此前的3月21日,他已被免去“院长”一职。(本报5月17日曾以《同济“海归院长”意外免职僵局》为题刊发核心报道)。

“如果决定前和我沟通一次,也不会造成这一大笑话。”6月22日,杨杰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回忆,在宣布开除决定之前十分钟他才收到通知,事后他向学校有关领导反映免职理由不充足,未获答复,他决定诉诸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针对学校的解聘理由,杨杰准备了6页A4纸的“申诉材料”对学校列举的“造假证据”予以反驳,同时表示掌握校方资金“使用不规范”的证据。

学校指出,2005年3月,在有关博士点申报材料中,发表于《肺癌》(LUNGCANCER)杂志的一篇论文作者不是“JIEYANG(杨杰)”而是“JUNYANG(杨军)”,杨杰在声明中表示,他确实在《肺癌》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但是他的助理在帮其搜集申报材料时,误将署名“JUNYANG”的论文收入其中,因为署名缩写均为“J.YANG”。

学校对其做出解聘决定的另一项理由是,2006年3月,在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材料中,杨杰将他人承担的国家“十五”攻关项目课题列入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杨杰对此否认,理由是申报时列出的基金号码不对,自己申报的基金号应该是“2004BA719A05”,由于失误写成“2004BA719A0402”,他说两项课题自己都是负责人。

杨杰称,“上述事实,足以说明,这些是造假,还是失误。”并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自己“可能是得罪了人。”

对于杨杰的申辩,昨日,同济大学宣传部婉拒了本报记者的求证。

本报记者 赵艳玲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周正毅仍为香港头号通缉犯 上海:不会助港引渡
下一篇文章哈珀用广东话向华人宣布“加拿大道歉”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