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中国球迷沉浸在“世界杯”的狂欢

中国球迷沉浸在“世界杯”的狂欢中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22 13:49:27 来源:新华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新华网北京6月22日电(记者赵博)熬红的双眼、大杯啤酒、兴奋的尖叫……尽管看不到本国球队的身影,但中国球迷还是将巨大的热情奉献给了本届“世界杯”。

周四凌晨3点,“茵豪”,北京最负盛名的足球酒吧。阿根廷与荷兰之间的“世纪大战”令这个能够容纳150人的酒吧异常拥挤。

 

因为时差,
德国下午和傍晚的比赛,中国球迷只能在半夜欣赏。

“这只是小组赛,等到后面的淘汰赛,估计会爆满。”身着蓝白相间阿根廷队服的魏航兴奋地说。从1994年开始看“世界杯”、一直为阿根廷呐喊助威的他,全然不顾几个小时以后还要上班的“残酷”事实。

魏航在一家IT公司上班,“世界杯”几乎成为男性同事最近的唯一话题,茶水间的壁挂电视更是固定在每天10多个小时滚动报道“世界杯”的体育频道。

据媒体报道,为了保证看球、工作两不误,武汉的不少公司开始实行弹性上下班。武昌一家科技公司甚至同意员工下班后留在办公室,观看比赛转播。

同样在武汉,一所高校通过闭路电视向学生提供比赛录像,意在防止学生熬夜看球影响期末考试。

更多人和魏航一样,为了不影响家人和邻居休息,选择到酒吧看直播。32元一大杯啤酒,20元爆米花,还有特别制定的28元“看球套餐”:汉堡、三明治或意大利面,搭配啤酒或可乐。

6月份以来,啤酒销量在各地呈现出高涨趋势。在东部城市宁波,据销售商统计,“世界杯”期间啤酒消费量比平时高出30%-50%,日消费量达到6000吨。

“有啤酒助兴,看球的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举起扎啤杯,魏航显得兴致勃勃。

魏航的女友在一边喝可乐,自称“只看帅哥”的她此役支持荷兰,“不太懂足球,但大家看得这么热闹,凑个开心也好”。

谈及中国球队的表现,两人说:“似乎早就习惯了没有中国队的‘世界杯’,但是如果能进,当然会首先支持本国球队!”

足球气氛浓烈的“茵豪”,设有专门的拜仁角、意甲角,墙上是琳琅满目的球队队旗,和有球星签名的队服。另一家小有名气的足球酒吧,在“世界杯”开赛前1个月,就将印有足球图案的平面广告贴到了穿越北京城的地铁车厢里。

四年一遇的“世界杯”几乎成为中国球迷这个夏季的生活主题。

在西南,成都人用麻辣烫和五香串,将“世界杯”涮出了啤酒以外的味道;在西北,回民聚居的宁夏诞生了第一家“球吧”。在缺乏氧气的雪域高原——西藏,足球同样令人雀跃。7个拉萨青年申请休假,到林芝度过没有干扰的狂欢“足球月”。

“我不知道除了看球,这个月该怎样度过。”魏航说,哪怕严重睡眠不足,顶着黑眼圈喝浓咖啡,也觉得很充实。

当然,“世界杯”在给中国球迷带来兴奋与狂欢外,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在广州,醉酒、头晕、发烧、失眠等症状相继出现,医院急诊增多,败火的凉茶大受欢迎;在上海,因为内分泌失调、青春痘猛长,求诊的年轻球迷络绎不绝;因为看球过于激动,湖南、浙江等地已接连发生6起球迷猝死事件。(完)(来源:新华网)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北京村民为讨要租金围堵加油站10个月
下一篇文章太平洋人寿返利突降6成 客户起诉要求得到原返利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