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刚从浙江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的27岁断臂青年周月峰收到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录取通知书,成为北大历史系一名博士生。
他5岁意外遭到电击,失去了两只手。在近20年求学的路上,周月峰学会用嘴衔着笔写字,用断臂打字、发短信,靠自己的努力学 会自理生活,并且做成了很多常人无法完成的事情,1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其实,最满意的不是我的学业,而是我的性格,我一直努力做回一个正常的人。”
断臂青年考入北大
6月12日,27岁的浙江海宁青年周月峰收到北京大学历史系录取通知书,成为2006级博士研究生。与其他博士生不同,他被录取前多了一道程序,北大要求他写下一份确保“在校期间生活能自理,毕业时不要求学校推荐工作,享受和普通毕业生同样待遇”的保证书。
因为,他没有双臂,校方对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担心和顾虑。
对周月峰来说,这不是第一次被人区别对待。周月峰说:“我能理解学校的顾虑,这只是为了录取我时更顺利一些。”
在周月峰用残缺的双臂打出那份特殊的保证书后,北大顺利地将他录取。周月峰只用一瓶“状元红”和几位好友来庆祝自己的成功。这不是他的第一次成功,也不是最后一次。
周月峰说:“其实,最满意的不是我的学业,最满意的是我的性格,我一直努力做回一个正常的人。”
之前,周月峰是浙江大学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考入北大成为博士生那一天,周月峰在浙江省成为一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故事鼓励着许多人。
住校中学会生活自理
5岁时一次意外电击,夺取了周月峰的双手。而这次事故,却没有给周月峰留下什么痛苦的记忆。不过,残疾却曾让他的童年蒙着一层阴影,幸亏有他哥哥的帮助。
“如果不是有哥哥,自己也许现在还在农村,靠父母的照顾生活。”周月峰说,学龄前,因为害怕同龄孩子的嘲笑,天天躲在家里不敢出去,以至比同龄人上学晚了两年。后来,哥哥在家里教会他用嘴衔着笔写字,鼓励他走进了学校。
上学后,一些事情让周月峰的心理发生着细微的转变。周月峰说,他上小学5年级时,哥哥带他到邻村一个同样失去双手的残疾人家里,看见人家都能生活自理,要强的他也有了要自理生活的冲动。
上到初中三年级,村里学校没有安排课程,他必须要到镇里的学校继续读书。因为生活无法自理,周月峰说,当时也曾打算放弃学习,因为老师、家人的鼓励,他一狠心去了镇里读书。
“这次决定对自己的人生来说是个重要的转折。”周月峰说,离开父母之后,他不得不开始努力学习自理生活,直到一年之后,他已经完全能照料好自己。
这一年的独立生活改变了周月峰的人生。
他离开父母独自在学校生活,慢慢地开始学会独立生活。周月峰说,这给他心态带来很大变化。以前,他甚至不敢单独出门乘公交车,因为无法从兜里掏硬币买票,可是从初三开始,当他意识到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靠自己完成后,他变得更加自信了,他知道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我哪里都可以去,这种自由是每个人都向往的。”周月峰语气里带着自豪,仿佛他的眼前是海阔天空。
第二年,1997年,周月峰文化课达到学校录取线,但体育成绩未达标,被海宁市高级中学破格录取。
恩师协助考入大学
上高中前,周月峰穿袜子穿衣服还得靠同学的帮助。进入高中,他学会用残缺的双臂操作电脑,娴熟程度与同学不相上下。
周月峰的高中老师沈尔光说,一次电视台采访,拍摄他刷牙的画面,他用嘴和残缺的双臂将牙膏挤出来,然后用双臂夹着牙刷开始刷牙,在场的记者甚至没看清他挤牙膏的过程,无不对他的熟练程度感到惊讶。
沈老师说,周月峰刚上高中时,成绩并不是很好,但到高三时,他成为班里的前几名。
对他这名“特殊”的学生,沈老师一直倍加关心。临近高考,沈老师瞒着周月峰,提前将周月峰的情况发给数十所高校,希望周月峰的考试分数达到录取分数线后,这些高校不会因为他是残疾人而拒收。
但数十封电子邮件发出后,只有两所高校回应,表示对达到学校招生条件的考生不设限。
随后,沈老师还联系多家媒体对周月峰的事情进行报道,告诉大家周月峰是一个成绩优秀、生活能够自理的学生。沈老师说,2000年全国各地有50多家媒体对周月峰的事情进行报道。媒体报道后,一些高校终于松了口,并承诺只要周月峰能够达到录取分数线,便能顺利入学。沈老师说,这么做只是希望他能安心地高考。
2000年,周月峰顺利考入浙江大学历史系。2004年,因成绩优秀他被保送为本校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