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大树进城半数死亡 直升机深山吊出
大树进城半数死亡 直升机深山吊出

大树进城半数死亡 直升机深山吊出大树叫价150万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6-18 13:46:03 来源:红网-长沙晚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是不是怕被处罚?”

6月12日摄于某花木园,图中被围起来的这棵罗汉松就是从广西深山老林里用直升飞机吊着运出来的

“那倒不完全是,主要的风险是直径上了30cm的树移栽的成活率非常低。”刘老板以樟树为例

说,移栽一次成活率只有70%左右。“凡是进城的大树都是经过两次移栽的,这样折腾下来,树的成活率最多50%。”

“为什么成活率这样低?”

“人挪活,树挪死。本来大树就难栽活,加上为了运输方便,去头断枝的,你要它怎么活?”

直升飞机从深山吊出的大树叫价150万元

在业界,人们把移栽进城的大树称为“断头树”、“骨架树”。之所以这样叫,就是因为栽在城里的大树不再枝繁叶茂、盘根错节,只剩下一个光溜溜的躯干。

刘老板所在的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地处长沙县和浏阳市交界处,沿浏阳河两岸分布,下辖有9个乡镇。根据规划,浏阳河花木产业带面积将达1191平方公里,从而形成百里花木走廊、万顷基地。到2020年,整个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的总产值将达到100个亿。

“这些诱人的数据其实有好大一部分是因为大树进城的结果。”刘老板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这几年,真正种植苗木和花卉的农民没有赚到什么钱,赚钱的是那些做大树进城的生意人。”

记者听到这样一件事:2003年,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的一个老板出售了一棵罗汉松给醴陵市绿化某大型广场。这棵树“实际上只花了12万多元从江西买来的,加上运输、人工等费用,也就花了18万元左右。但一年后,这棵树卖到醴陵价格居然达到了58万元!”

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甚至某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在不同场合也大肆宣传:“你们种植花卉苗木的就应该要多向某某老板学习,一棵树赚40万,这是什么概念?”

有了先例和行业主管部门领导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们发现了大树进城的巨大经济效益。用刘老板的话说:“卖棵树苗甚至赚不到一元钱,卖棵大树至少也赚千把,谁不愿意赚大钱那才是傻瓜……”

5月18日,记者沿浏阳河花木产业带公路驱车从长沙县进入浏阳市的柏家镇,看到沿路两边经营大树的商户一家挨着一家,说句大实话,整个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真正有看点的就是参天的大树。只是很大一部分新进和已经枯死的、毫无生机的大树置身于嘉木林立之中显得很不协调。

记者了解到,在长沙所属县市,除了封闭式的公路两旁难见经营大树的商户外,几乎每条公路旁都能看到成片的“断头树”、“骨架树”。

“这样大的树你们是怎样从深山老林里运出来的?”记者问刘老板。

“一般是和树的主人谈好价后就修一条简易的公路,然后将挖机和吊车开进去再用汽车运出来。”

“你们实际是在破坏原生态,也是在破坏环境。这样浩浩荡荡就不怕被主管部门发现?”

“前几年是没人管,好像是去年的时候出台了一个管理方案。”刘老板轻松一笑,说:“发现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花点钱就能够摆平。”停顿了一会,刘老板以特别羡慕的口气说:“我告诉你,在我们这一片,有一棵罗汉松就是租用直升飞机从广西大山里吊出来的,现在这棵树的叫价在150万元左右。”

6月12日记者去看了这棵令很多大树贩子企羡的罗汉松。就见树一边发有一些新枝一边却什么也没有长出来。整个树干被脚手架包围着,以方便进行管理。不过,这个膀大腰圆的家伙论重量少说也在六七吨以上。

被喻为植物熊猫的红豆杉也能在花木苗圃见到

某大树贩子对记者说:“大树进城肯定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有的地方因为树被挖走了造成水土流失,周围环境、空气都有改变。但是,这个事情如果只是指责我们这些经营户也是说不过去的!假设没人愿意出钱让大树进城,这个行当自然没人做了。”

仔细一想,他的这一番话也不无道理。市场的需求加上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的缺位,使得大树进城几乎是一路畅通。而且,据记者观察,大树进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在长沙,可供进城的大树除樟树外,还有罗汉松、银杏、桂花树、贡桐、榆树、栗树和枫树等。这两年,就是被喻为植物熊猫的红豆杉也能在一些花木苗圃里见得到。6月12日,记者在宁乡县油草铺暗访时,见到一棵“奇异”的的树。“这是去年从四川蛾眉山弄来的,叫菩提树。”老板娘欣喜地告诉记者。

6月12日,记者顶着高温来到长沙市万家丽路,发现整个路的两边几乎都是栽种的“断头树”。经过对死亡大树的不断更换,这一条路两边的樟树已基本成活。然而,这些曾经的参天大树如今都没有了大的树枝,树枝都是近一两年新长出来的。

在长沙“雨花市民广场”上,记者看到了六棵热带植物。而长沙属于温带地区。“这些热带植物不知道是苏铁还是加拿列海枣,反正每一棵价值都在八九万以上。”一市民称,“这些热带植物在长沙活得并不好,听说有的还是中途换的。”

“这些热带植物原来有的死了吧?”记者问。

“水土不服,哪有不死的?”

刘老板说:“你们城里人说起来文化水平高,但是,根本就不懂得尊重自然规律,为了好看就一味地用大树去绿化。这几年更是奇怪了,什么树只要是大的就有人要!就连年代久的杂木树蔸,也有人买去了。”

记者在长沙市雨花区政府门前的一条路上看到,道路两边每隔一棵“断头”樟树就种有一株红桎木。据刘老板说,红桎木适宜生长的地方是有石头的山坡上,且生长速度相当缓慢,将之作为行道树美化城市和道路,实则是“外行才干的蠢事” !

在浏阳河花木产业带的一些苗圃里,还有动辄就是成百上千年的各种杂木树蔸出售,刘老板说:“这些杂木树蔸没一根不是从原始森林里挖出来的……”

一位专家这样评说大树进城:“ 明明是违背自然规律和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为什么还有那样多人热衷去做?凭什么美化城市要农村做出牺牲?”

我不好说

范亚湘

做了这么多年的记者,每次外出采访都几乎没被难倒过。然而,这次对大树进城这个话题的采访我却被难倒了好几次。

先是原来给我提供线索的人关键时刻爽约,经多方打听,给我的理由是“他们那个地方做大树进城生意的人太多了,以致多得成了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政府的人打招呼不让报道。”好不容易我自己直接去找经营户采访,他们不是回避就是一副“吃了肉还骂娘”的态度:谁叫你们城里人发宝气,如果城里人不需要大树我们谁还去做这生意?

真是不无讽刺。谁都知道大树进城是典型违背自然规律的事情,然而,就在我们强调科学发展观的今天,这一产业居然还越来越红火!城里人为了使城市漂亮大量购进移栽,经营户为了能够赚钱不惜一切代价到农村寻访开挖,而农民们咧,几乎只要能卖到钱就开卖!在这一过程中,明明知晓其行为是错误的,但谁还是照样我行我素!

一位植物学家告诉我,每一棵树之所以能够在当地生长成百上千年,主要是那里的土壤、水和气温适宜它生长。现在,人为将原来活得好好的大树硬性地移栽到城里来,无外乎是舍本求末的愚蠢行径。姑且是否适宜树的正常生长不论,光是两次移栽过程中的高死亡率就是十分可怕的。这位植物学家不无气愤地说:凭什么美化城市要农村做出牺牲?

也许这位植物学家的言辞有些过急,但他的话我却无力反驳。只要仔细想想,他的气愤又何尝没有道理?可是,难道我们就听任大树进城这种行为无休止地发展下去吗?难道我们的管理者就真的如某些经营户所说的一样:只要有钱就能摆平!

我只是一个记者,虽然多年的职业生涯使我养成了凭事实说话、说良心话的习惯。但是,当我采访完大树进城这个话题后,有许多话也还的确不好说。再说,我又能去说谁啊?农民穷,卖一棵大树的收入或许就能解决子女上学、生病就医的问题;经营户想赚钱,而且当地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还暗中鼓励;城里人想美化城市使市民有个好的环境,何况这几年什么园林城市、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的评比都强调绿化美化……唉,不但不好说,还说不清!

当然,什么事情都有个是非曲直。无疑,大树进城也必然是有个说法的。可能是由于我才疏学浅,仅仅只能看到这个几乎人人都知晓的现象。不过,我还是想说:我们曾经领教过违背自然规律后给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灾难的深刻教训,难道还要再次去领教吗 ?    (C001)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2页  1  2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老外冲出轿车殴打公交司机称其走得慢
下一篇文章宠物被压死女子要驾驶员给狗下跪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