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嘹望>>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51:41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假药事件追踪:北京查出6000盒涉
“齐二药”假药生产原因基本查明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因造假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假药产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因造假
国内假药瞄准知名药品 消费者选购
“假药公示制”能遏止假药现象吗
知名药品频遭假冒 专家呼吁建立假
医院使用假药非法经营 60包普通冲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假药已造成4人死亡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5-15 11:45:54 来源:央视国际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药品(图片来源:海口晚报)

(服用假药中毒患者)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
时》栏目5月14日播出“齐齐哈尔假药已造成4人死亡”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国家药监局近日通报,广东发现部分患者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出现了严重不良反应,要求各地立即停止销售该企业的所有药品。那么这种假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究竟是一种什么情况,又有多严重?我们的记者孟庆海在第一时间赶到广东,独家采访到了这种不良反应的真实情况。

一、假药已夺四命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病区的重症监护室里,几位使用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亮菌甲素注射液导致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就住在那里。

有位正在治疗的病人叫陈宗明,他全身在不停的抽搐。

陈宗明亲属:“都用了呼吸机,现在连话都不能说了,从昨天到现在就搞成这样子。”

陈宗明的妻子林修华:“我几天来都睡不着吃不下。”

还有位正在抢救的病人叫吴明远,是几个人中病情最严重的一个,他全身的皮肤已经全部变成了土黄色,人已经基本没有任何知觉。

吴明远的妻子张金梅:“我什么也不想说,(他)才34岁。”

让患者家属担心的是,同院的病人中已经有人因为使用了亮菌甲素注射液后引起肾衰竭死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传染科主任高志良:“这个假药已经在前面死掉了几个病人,目前已经死掉了4个。”

高志良介绍,除了已经去世的4位患者外,他们医院现在还有6位使用了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的患者正在抢救,其中3位生命垂危,目前医院已把他们安排在重症监护室。

二、不良反应没有有效治疗方案

高志良:“这个药除了对肾有侵害以外,它同时对神经系统有损害,现在所有的病人都出现神经的损害,就是吞咽困难,呼吸急迫,甚至有些麻痹,这都是假药的毒性造成的。”

记者:“现在解决中毒的方法有没有?”

高志良:“最好的就是透析,我们从5月1日一直在透析,完全的解毒药现在没有,全世界都没有。”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图片由CCTV《经济半小时》提供)

(情绪激动的患者家属 图片由CCTV《经济半小时》提供)

三、假药居然是广东省药品招投标的独家中标药

记者了解到,亮菌甲素注射液是一种治疗肝炎病症的常用药,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一直在使用另外一家制药厂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但是从今年4月19日开始,齐齐哈尔第二制药公司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液在广东省药品招投标中独家中标,从而进入了他们的医院。

高志良:“省属招标后,这个药是独家中标的,原来的药就落标了,就自然的替代了,当然我们医生是完全不懂,我们也是受害者。”

四、假药数量惊人

这种危害严重的假药究竟有多少?它们流向了哪里?高志良说,他非常担心。

高志良:“这个药有几万支,因为它是第一次生产,很可能就蔓延到全国,那么我们在5月1日发了这个通知,全国把它封杀,这个药很多都在运输途中,你想想如果是不阻止这个事情,在全国有多少人要遭殃。”

层层设卡,但没有查出假辅料

5月14日下午,药监部门召开新闻分布会,宣布假药是由于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购买假辅料导致的。

记者:“购买这些辅料的这些人员应该有辨别能力,是不是这样的?”

齐齐哈尔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曹永文:“应该对原料、原料的辅料依法进行检查,而恰恰在检查过程当中,由于检验员的失职和渎职,把不合格的丙二醇当成真正的丙二醇,而突入了使用。

记者:“为什么没有查出来?”

曹永文:“这种情况我们目前都不好直接分析。”

记者:“使用了假原料之后,生产出的药品应该是不附和质量要求的,成品为什么也没有检查出是有问题的?”

曹永文:“这种情况显得很复杂。”

记者:“药监部门有没有监管上的漏洞?”

曹永文:“案件查实之后,作为造假者、贩假者和制假者,一定会遭到法律的制裁,会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主编:张凯华

记者:孟庆海 周人杰

摄像:毛云李 樊建恩(稿源:CCTV)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记者直击便衣民警擒获贩毒嫌犯全过程(组图)
下一篇文章浙江千名犯人转监至安徽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