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因生活所迫而偷盗。在一年多的职业偷盗生涯中,他辗转珠江三角洲,先后盗得近600辆自行车、电动车,因其从未失过手且喜欢独来独往,故在圈内被称作“独行大盗”。后因销赃事发入狱。刑满出狱后,他决定洗心革面,计划用3年时间自费走遍全国,义务为广大群众讲解防盗知识。
昔日“神偷”
巡回全国讲防盗
□特约撰稿 尹祖光
今年34岁的黄勇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者,可是,3年前他干起了小偷的行当,因其偷盗技艺超人,一度在圈内名声大振。如今,刑满出狱的他决定洗心革面,自费巡回全国宣讲防盗知识。2006年8月26日,回江西乐平老家探亲的黄勇向记者讲述了他的生活经历和3年来的心路历程。
落魄打工仔
结识偷车贼
黄勇出身于煤矿工人家庭,父母工作都很忙,黄勇跟着外婆一起生活。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再加上黄勇生性贪玩,学习成绩一直不好。
父亲见儿子如此不争气,每次回家都要对儿子训斥一番,可是,黄勇学习成绩也没有半点提高。随着黄勇年龄的增大,他对父亲的训斥越来越反感。到后来,父子一见面就吵,有时甚至还挥拳动武。
1990年,学业无成的黄勇踏上了打工之路。临行前,父亲给他300元钱:“要你读书你不读,从今以后,你得自己养活自己,就是流落街头也别想从我这儿要钱了!”黄勇认为,自己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脑子并不比别人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
黄勇辗转南京、上海,千辛万苦找到的工作都不理想。直到1993年,他南下珠海,总算在当地一家大理石厂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在这家工厂,黄勇一干就是近10年。其间,黄勇每个月的工资都吃光用光。
2003年4月,因厂里不景气,黄勇也嫌工作太累,于是便主动辞了工作。由于当时恰逢非典肆虐时期,黄勇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四处碰壁。为了节省开支,他每天都只买几个馒头充饥,渴了就喝自来水,晚上就露宿火车站广场。就在黄勇将要陷入山穷水尽境地的时候,他无意中结识了一名长期在车站一带专偷自行车的偷车贼。
黄勇答应跟他一起去尝试行窃的生财之道。经过两天的“学习”,黄勇顺利“过关”,并领到了一套专用偷车工具。
两小时偷7辆
成“神偷”
起初,他作案时还有同伙配合,慢慢地,他悟出了其中的门道,便抛开同伙单干。几次得手后,黄勇尝到了甜头。他暗想,自己过去打工,辛辛苦苦一个月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如今干这行当既轻松又来钱快。想着想着,他甚至有点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干上这行。于是,他再也没有心思去找工作,决定今后就靠偷盗为生。
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成了他的主要作案目标。随着实战经验的日益积累,他的偷窃技巧也日渐纯熟。黄勇在同伙传授给他偷盗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他自制的偷车工具只要两秒钟就能打开一辆自行车车锁。慢慢地,各种日常用锁在他眼里都形同虚设,他因创下了两小时内成功偷取7辆自行车的记录而受到同行的景仰,大家都称他为“神偷”。一时间,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偷都纷纷找他拜师,一些盗窃团伙也频频向他伸来橄榄枝,希望他能加盟。可是黄勇喜欢独来独往,再加上他担心加入盗窃团伙后,作案的人多,失手的概率也高,不如一个人单干安全。
在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黄勇先后辗转广州、珠海、深圳等地,共盗窃自行车、电动车和摩托车近600辆,多时一天可盗卖40辆,竟然没有一次被抓现行。
由于钱来得太容易,黄勇整日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若不是在一次销赃时被抓,也许他至今还在干偷盗的勾当。
2004年9月13日,黄勇在销赃一辆电动车时被民警抓获,这位声名远扬的“神偷”就这样栽了。
2005年3月15日,黄勇被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
入狱后,黄勇经常面壁思过,他为自己过去的行为感到懊悔和羞愧。
黄勇平时爱看杂志,在狱中他经常靠看杂志打发闲暇时光。一天,他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句格言:人的价值不在于他的财产、地位,而在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多少。这句话让黄勇沉思良久。也就是从这天起,黄勇便暗暗发誓:出狱后一定要干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来弥补自己所犯下的过错。
释放后成警方特邀防盗嘉宾
2006年1月,黄勇刑满释放后,他曾想过做卖锁的生意,因为在他看来市面上很多锁对盗贼而言形同虚设,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让市民买到真正具有防盗功能的好锁,但他又怕被人怀疑为“自卖自撬”,所以这个想法没能成真。
一番绞尽脑汁后,黄勇于2006年3月决定:利用自己过去那段特殊经历,向市民传授防盗知识,以此达到“天下无贼”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