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集结号》对阵《投名状》全面解析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12-21 11:41:08  来源: 重庆法制网 

《集结号》剧照

《投名状》剧照

 《集结号》正式上映,从而正式拉开了它与《投名状》的票房大战。一个是四大明星的古装战争片,一个是一群无名演员的现代战争片。一个是擅长爱情题材的香港名导,一个是独霸内地贺岁片十年的喜剧导演。要说这两部片本身并无太大的可比性,但因为上映的档期靠得太近,就像去年的贺岁档,《黄金甲》与《伤城》相遇,注定《投名状》和《集结号》近期要被人一次次提起。从导演到题材,从制作到演员阵容,以及后来盛大的各自的宣传攻势,到最后两者的口碑和票房,《投名状》和《集结号》的比较都将停留在2007年的中国贺岁档。(沈远安)

    题材

    47个男人VS3个男人

    都打战争牌

    2007年最后1个月的票房留给了《投名状》和《集结号》,两者在题材上具有很大的相似度,都以男人戏为主,而且打的都是战争牌。《投名状》以历史上真实的案件为背景,讲述了3个男人之间的恩怨情仇。《集结号》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1名存活的战士为了死去的46名兄弟赢得荣誉的故事。

    这样的题材能打动男人,也能打动女人。打动男人的是两部影片当中都有大场面的战争。《投名状》最主要的战争场面是宿州以及苏州城大战,导演与其他人最大的不同是不玩传统的花哨,“不用威亚、不许乱飞、不能以一敌百”,所以战争场面显得很真实,被人赞誉。

    《集结号》中也有两场重要的战争场面,一场是攻坚战,另一场是阻击战。韩国的特效团队细致地营造了真实的战争感觉:足以乱真的假人、逼真的音效……都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投名状》中,哭都哭得很好看的刘德华赚取了不少女观众的眼泪。而《集结号》谷子地也让很多人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


    阵容

    冯小刚VS四大明星

    《投名状》略胜一筹

    《投名状》找到了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四大明星,这本身就是一种偷懒的做法,有大明星撑场,票房自然有保证。所以《投名状》最引以为荣的资本就是明星阵容了,在这一方面它胜了《集结号》不止一筹。李连杰、刘德华和金城武三大影坛巨将,一个是身价1亿、亚洲片酬最高的演员,一个有着不可估量的票房号召力,还有一个是超级帅哥,拥有众多女粉丝,再加上内地第一才女的徐静蕾。这样的阵容,对观众绝对是超强的吸引力。

    与明星云集的《投名状》相比,《集结号》显然不是在一条起跑线上。《集结号》里虽然也有邓超、任泉这样的帅哥,以及今年在电视剧中最旺的王宝强,但说到底片中的男主角是知名度有待提高的张涵予。影片的后半部分基本就是张涵予的独角戏。所以要说《集结号》单薄一点都不过分。

    再说到导演,陈可辛的招牌也是对影迷来说有很大的诱惑力,而冯小刚的市场号召力也不亚于陈可辛——从这方面比较是不相上下。

    口碑

    非冯氏VS最像大片

    负面声音都较少

    作为一部年度大片,《投名状》上映之后,没有出现以往大片上映既遭到的骂声。出现了少有的一边倒现场,无论是媒体还是观众都被陈可辛给镇住了。于是出现了这样的一些评价:最像大片的大片、它解决了以往所有大片的弱点。另一方面,也有少数声音认为,因为内地版删剪了一些重要细节,以至于片名“投名状”所指的结义兄弟要杀一个无辜的人这样的段落全无。而演员的表演只有李连杰有所突破外,其他3人还是停留在过去,徐静蕾更被指是败笔。而被人津津乐道的大场面也被人说没有新意。

    《集结号》的口碑目前还没大面积形成,仅仅停留在行内人士。不过该片由于被指有模仿《拯救大兵瑞恩》以及《太极旗飘飘》的痕迹,从而创新不多。整个影片被人形容为一部文艺片,更有人将影片看成是“大兵瑞恩”的前部分加上“秋菊打官司”的后部分。不过,《集结号》也有煽情之处,很多看过的人都流泪了,这一点是真的。而且,《集结号》还真看不出冯氏风格的烙印。


    票房

    可能双赢

    《集结号》可能当黑马

    《投名状》目前的票房很强势,这得力于良好的口碑以及影片本身的明星阵容。李连杰有助于打开北美市场,金城武能保证日本市场,刘德华则是中国票房的保证。此外发行方在内地共投放了650个胶片拷贝和377个数字拷贝,破千的庞大拷贝量在今年上映的影片中也是不多见的,这为影片未来的票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malan

作者:王振国  责任编辑:中网资讯

下一篇更精彩:残酷的战争执著的老兵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