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资讯>>娱乐快评>>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48:22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锋芝恋”变“生死恋” 媒体派给大众的定心丸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9 9:00:26  来源:光明网-新京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当我看见香港某杂志封面斗大只字的标题:“相士预言,复合必有一死,柏芝为爱忍痛离开,霆锋坚持对抗天命”,第一个反应便是,怎么又来上演一出先有结局,再有过程的“爱情连续剧”?

  原因很简单,就是编辑看准市场受落,读者喜欢。至于广大群众是否真的拥抱上述标题,等这一期的销售成为过去,问题就有答案。然而编辑为何对“锋芝恋”等于“生死恋”的角度情有独钟,我想不用太多揣测,也知道是与两人的形象和过去有关
关:他和她所代表的反叛,虽曾冒犯了一些人,也使另一些人产生向往与仿效之心,而为了使大家有理由继续关注二人恋情的同时,又不超越道德的禁区,媒体先给他们设定的“有情人终不能成眷属”,其实就是派给大众的定心丸:没有人会承认希望自己的爱情会以其中一方横死收场,所以即便我们很羡慕霆锋和柏芝的不羁和大胆,但事先张扬的宿命悲剧,还是会像警钟一样,对有意效法者当头棒喝。所以,大众不妨把对浪漫的憧憬投射在“必有一死”的“锋芝恋”上,而只须谨记“光看不做”,任何人都可以全身而退。

  都怪大多数男男女女的感情生活都太平淡吧。平淡的原因之一,或许是对象平凡,自己更普通,就如把一杯开水倒进另一杯开水里,谁都没有把不同味道带给谁。这时候,浓烈如烈酒混进咖啡里去的“锋芝恋”,确是能让在生活中昏昏欲睡的人们呷一口便猛然精神抖擞,或起码被呛到。

  且看那“必有一死”标题旁边的其中一张配图:柏芝挽住霆锋的臂弯,两个人都戴着大型墨镜,两个都穿黑色背心,两个都穿褪色泛白牛仔裤,两个身上都有闪亮的饰物———活脱脱是一双“摇滚情侣”。马上让我想起“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另一对:CourtlyLove和KurtCobain.我不是说“锋芝恋”是他们的香港版,只不过“摇滚”二字不妨被借来比喻偶像和偶像的情感关系,因为他们的情绪起落很多时候不能由个人控制,却是决定于环境因素。

  我觉得谢霆锋在对记者转述术士所言的“必有一死……而且,死的是我”时,多少掺杂一点艺人因平日受到媒体太多压力而想借死亡解脱的情绪作用。事实上这种情绪在很多明星身上都普遍存在。而当压力不减反增,明星又没有途径宣泄,早已萌生的“死念”便会找寻机会(哪怕只是一条线似的门缝)登堂入室。过去谢霆锋曾有若干次撞车纪录,它们固然可以被理解为交通意外,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类似意外也可以是一种self-fulfilledprophecy(自我完成的预言),就像年仅25岁便在一堆废铁中报销了生命的詹姆斯·迪恩———尽管他的叛逆理由是“没有理由”,但美丽的借口不能掩饰在他短暂一生中所受到的挫败:有再多的人爱他,也补偿不了他的不爱自己(可见诸他每一部电影的主题)。
c032

作者: 责任编辑:梦呼吸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叶伟信+甄子丹:伟大的港片左后卫
下一篇文章《大长今》主题曲原唱现身内地 拍MV要唱中国歌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