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资讯>>娱乐快评>>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48:22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SONY MUSIC与BMG合并无效 之前努力付诸流水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25 14:11:27  来源:TOM音乐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据海外媒体报道,近日欧盟对外宣布世界五大唱片公司之一的SONY MUSIC与BMG所合并成立的SONYBMG唱片公司无法人资格和独立经营权,裁定此项合并无效。这将意味着SONY与BMG先前所做的一切整合努力付诸流水,所造成的两家公司的巨额亏损无力挽回。SONY MUSIC的有关负责人也在第一时间在卢森堡召开记者发布会。会上表示,这次合并是一个战略性错误,在未宣布此项决定前已经给两家公司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欧盟的裁决,其负责人表示
抗议,并会通过协调进一步解决。他声称,如果就此放弃的话,对SONY MUSIC和BMG来说损失太大了,可能会使公司面临破产的危险,因为之前整合的费用实在太大了。但也有经济学家表示,现在结束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是对于他们彼此的一种解脱。但无论怎样,SONY BMG已经面临被拆分的危机。

  自04年7月SONY MUSIC与BMG合并后,网罗了王菲周杰伦、王力宏、蔡依林等众多优秀歌手的SONYBMG就成了华语乐坛的大赢家。SONYBMG在各大颁奖典礼上所向披靡,并在唱片销量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台湾方面,周杰伦和蔡依林的唱片可以稳坐唱片销量冠军。在内地方面,王菲专辑的销量(在SONYBMG仅出版了《将爱》和《菲比寻常》两张专辑)应该少有人能与之匹敌。不过SONYBMG在内地的歌手都差强人意,陆毅陈坤韩雪和秦海璐等人均是“演而优则歌”,市场上的反响与需求并不大。内地SONYBMG还拥有像李泉丁薇这样的学院派歌手,不过他们的专辑销量一般都未能达到预期---即使都能获得很好的口碑。

  SONYBMG一拆为二 对业界影响效果可能微小

  目前,SONY MUSIC与BMG合并无效似乎尚未对华语乐坛产生大的影响。而据笔者分析,如果SONYBMG拆回SONY MUSIC与BMG两家公司,也不可能对华语乐坛产生特别巨大的影响。首先,能够独挡一面的王菲隐退乐坛、蔡依林转投EMI、周杰伦只是唱片发行权握在SONYBMG手中。SONYBMG一直力捧的王力宏(刚刚续约不久)和去年迅速窜红的杨丞琳是它们手中现有的两张王牌。其次,除去这些大牌歌手外,SONYBMG华语区的歌手大都是“鸡肋型”选手---要么口碑不俗,比如卢巧音、李泉;要么就是销量处于中游,比如F4、黄义达。所以SONYBMG如果一拆为二,影响较大的可能是BMG,因为BMG既没有销量型歌手,亦没有口碑型选手,只剩下如郑伊健、陈小春之流;而SONY MUSIC至少有王力宏和杨丞琳撑场面,还有庾澄庆张信哲这样的中流砥柱;同时SONY MUSIC在今年还挖掘了不少“黑马”---比如新近崛起的台湾indie歌手张悬等。SONYBMG拆分的最坏结果,可能是两公司高层的变动或旗下歌手发片的暂时延期,但并不会产生当初两大公司合并那样的大的影响。

  EMI前景看涨 合并Time Warner雄心仍在

  无独有偶,作为全球五大唱片中近些年经营最好,盈利能力最强的EMI(百代)唱片一直在筹划收购Time Warner (时代华纳)唱片,如果此项合并成立,那么全球最大的唱片公司将产生。可是这长达6年的联姻随着SONY、 BMG合并案的告终也宣布结束。在经历了最后一次谈判后,百代和华纳的负责人达成了取消合作的意向。

  曾拥有孙燕姿张惠妹郑秀文那英的Time Warner华语区最近可谓风光不再,孙燕姿已确定转投EMI、张惠妹合约到期、郑秀文和那英处于半退休状态、而凭第一张专辑大热的F.I.R也声势渐颓。Time Warner内地区也有着和SONYBMG一样的尴尬:孙楠的声势大不如前、金海心专辑销量差强人意、范冰冰和王婧等新人实在难以撑住台面。

  相反,EMI近年却越做越红火。EMI新成立的子厂牌Capitol首先挖来了蔡依林,接着便是孙燕姿(孙燕姿的全约都已签给Capitol),全亚洲最火的两个小天后已被拿下,传闻EMI目前想挖处于“空档期”的张惠妹。即使张惠妹未能加盟,EMI已然是目前四大唱片中最具实力的一家。况且EMI还有S.H.E、杨千嬅、古巨基、林忆莲等口碑销量皆佳的歌手,内地方面同样有许巍、花儿乐队这样的重兵在阵,EMI在未来几年必定稳坐华语乐坛的头把金交椅位置。 c017

作者: 责任编辑:冯洁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第601个电话》既然用现实题材又何必假装美好
下一篇文章台湾乐坛流行可爱派 三女掀起“可爱教主”大战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