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二 倪征燠借敌杀敌
土肥原贤二,这个“九·一八”事变共谋者,伪“满洲国”政权的幕后导演,在法庭上采取哑巴战术,一言不发。如果让他坚持下去,按照英美法系,很难将之定罪。关键时刻,中国检查官顾问组组长倪征燠以卓越的智慧和超凡的口才,在审判板垣征四郎之时借板垣之口供出土肥原贤二的罪行。梅汝璈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这是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中国检察团最华彩的一次 胜利!”
华彩对白摘录
(倪征燠以翔实的证据驳倒了板垣征四郎的所有证言,使其心理全面崩溃)
倪征燠:“你在任陆军大臣的后期,曾经派人去中国,去见两个人,这两个人一个是曾经担任过民国政府第一任国务总理的唐绍仪,一个是前北洋军阀的头头吴佩孚,是吗?”
板垣征四郎:“是。”
倪征燠:“你派人去拉拢这两个人,目的就是要成立大规模的傀儡组织。是吗?”
板垣征四郎:“我、我不知道!”
倪征燠:“那你派谁去的你总知道吧?那个人是不是就是当年僭充沈阳市市长、扶植傀儡溥仪称帝、勾结关东日军、阴谋华北自治、煽动内蒙独立、到处唆使汉奸成立伪政权和维持会、喧赫一时、无恶不作,而今危坐在被告席右端的土肥原贤二?!”
板垣征四郎头低头不语。
倪征燠:“是不是他?!马上给我回答!”
板垣征四郎点了头。
土肥原贤二长长呼吸了下,闭了眼睛……
亮剑三 杀,还是不杀?
战犯已经全部定罪,没想到最后在量刑的问题上,十一位法官出现了分歧。杀,还是不杀?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却因各国家的司法习惯不同成为压在梅汝璈头上最后也是最重的一块巨石。在投票桌上,梅法官以口为剑,殊死一博。
华彩对白摘录
(法国法官柏奈尔反对死刑,认为死刑不应在文明的国度存在)
梅汝璈起一个杯子:“如果说,杯代表人类,水,代表了文明……”
杯子在地上砸碎,水四溅……
梅汝璈盯着柏奈尔:“文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可如果人的生命都被无情地毁灭,那文明还从何谈起呢?”
(印度法官巴尔以佛教慈悲为由反对施用死刑)
梅汝璈:“巴尔先生,我再次提请您注意,您是一个法官!法官的职责是什么?是对罪行进行审判进行认定!然后根据法律给予他们惩罚!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要来做法官,您具有一个佛教徒的伟大情怀却在纵容犯罪,这决不是一个法官应该有的立场!如果您要坚持这样,那您没有资格坐在审判席上,您应该回到印度的寺庙里去!”
(面对全体法官)
梅汝璈:“死刑是什么?死刑是法律对犯罪最严厉的惩罚!为了掠夺别国的资源为了扩张自己的领土为了占领亚洲甚至全世界,日本干了什么?他们杀中国人杀朝鲜人杀菲律宾人杀新加坡人杀美国人杀英国人杀无数无数无辜的平民!他们抢劫、他们强奸、他们放火、他们杀戮……难道这些不足以让他们受到法律最严厉的惩罚吗?!如果法律不给日本不给这些战犯以最严厉的惩罚,谁敢保证日本有一天不会再次挑起战争?!谁敢保证日本不会再侵略别的国家?!谁敢保证日本军国主义的幽灵不会再次复活?!”他瞪着眼,强忍着泪:“在座哪位先生敢作这样的保证?!”
……
最终投票结果:赞成使用死刑者6票,不赞成使用死刑者5票。
一个国际法官的憋屈
这场东京大审判又被称为“世纪死亡审判”。对于这场审判,日本人在当时甚至有些极端分子在如今仍在置疑它的合理性。关于这种置疑,梅汝璈在其遗作《远东国家军事法庭》中指出,“侵略战争早已在国际法上被公认为犯罪,而且是‘最大的国际性罪行’,这已由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如1923年国际联盟《互助公约》草案、1924年日内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议定书》、1927年国际联合国大会各国代表(包括德、意、日代表)一致通过的将侵略战争定为国际犯罪的决议案以及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等所证明。”远东国际法庭的成立在国际法上完全立得正,行得直,对日本战犯的指控和审判无可非议。日本对这点心知肚明,他们的抗议和狡辩无非是打乱法庭纪律、延缓时间的无赖手段而已。
日本人的装委屈是手段,而站在法庭另一端的中国法官所受的憋屈确是实实在在却又有口难言。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是狡猾难缠的日本战犯,不仅是人手奇缺证据难寻的巨大困难,更重要的是,美国大国沙文主义对审判的控制使得中国力量被置于举步维艰的被动局面。眼见得仇人在眼前,却毛发动了不一根,绑住自己手脚的,却是站在身边的同盟。天下最大的憋屈莫过于此。中国法官梅汝璈的心理起伏无疑是影片的张力主线,动情重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