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资讯>>娱乐快评>>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48:22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东京审判》:久违的历史性叙述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8-10 18:26:45  来源: 腾讯娱乐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大概是三月份,跑到上海点击查看上海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看了《东京审判》的片花,足有四十分钟,感觉奇好,气氛十足,台词精干,香港点击查看香港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的一帮老戏骨也奉献出极圆熟的表演。尤其是谢君豪出场不到2分钟,就劲道全出,把一个不愿承担
战争罪行,装疯卖傻的战犯演的入肌入骨。所以,后来回到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听说又有一场,就乐颠颠地跑去了,哪知还是在上海看的片花。还是字幕、特效没有加上,倒也不觉得是在浪费时间。又过了一段时间,总算看到了全片,更深觉拍这样的电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影片主要是法庭戏,以内景居多,再加上牵涉的历史事件如此重大和敏感,来不得丝毫玩笑。但仍拍出了气势,并带出对那段历史理智和情感的轰然交响。另外,编导还加入了一对中日记者的跨国恋,既使影片的外景变得丰富,更论及了上世纪末的那场战争对两国人民带来的身心上的巨痛。如果说中国人在2006年有一部电影是必看的话,也只有这部关于60年前那场关于远东大审判的影片。

假如说《东京审判》对一百年的中国电影而言,有所开创性,应指它所具备的政论性和诗意化的结合。李前宽、肖桂云夫妇的《重庆点击查看重庆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谈判》,在细节上做得相当饱满,但对国共最为重大的会晤,缺乏更深入更个性化的思考,倾向性过于单一,沦为一部大而不当的政宣之作。黄健中执导的《我的一九一九》,讲的是巴黎和会,一个旧民主向新民主转向的导火索,但爱情戏过多,对历史的陈述流于表面。陈道明饰演的顾维均慷慨有余,忧患不足。反观《东京审判》里刘松仁和曾江分别饰演的法官和检察官,总是忧心忡忡,一举一动,都透露出不安。这一点刘松仁饰演的梅汝傲更为充分。

更可贵的是,《东京审判》是导演高群书在全景式,逼近历史真相的纪录之下,更显示现代人对这场历史浩劫深而沉重的反思。在以影写史的策略里,应成为必经之路。当东条英机在法庭上说:“还会发动战争”时,作为国人的我们在愤怒之外,也会思量我们所谓的一衣带水,是如何有了那么惨绝人寰的昨天和我们成为友好邻邦的今天是多么艰难。

而影片的诗意,除日本酒吧女老板和美国大兵共舞的场景,我更喜欢的中国法官梅汝傲等待法官座位排名时,准备点燃香烟,他的面部平静,但却让观众感受到他内心的翻江倒海,甚至可以延伸到一个民族的波涛汹涌。不置一词,就尽得气韵。最让人击节赞叹的是,当日本战犯悉数登场时,他们的表情既阴森又坚定,从一张张苍老而坚毅的脸上,我们仿佛看到硝烟并没有战争的过去而得到飘散。还有那个瘦小枯干的日本律师大川周明,他一站在那儿,就有种不请自来的压迫感。这帮日本演员的出演,是这部影片最光彩的所在,使这段沉重的历史叙述有了极为真实的质感。

说到这儿,我国的历史题材影片,在非行政指令的驱使下,如何获得历史的况味和深度。《东京审判》作出了榜样,既对真相的逼真描摹,更有对历史的思辩意味。同时,港台明星的加盟,也使这部严肃的历史影片有了更为广泛流通的可能。它是严谨的,并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的。看《东京审判》甚至让我想起了奥立弗-斯通的大作《刺杀肯尼迪》,那是对美国历史一次豪不留情的穿透,并在更宽阔的层面上,拥有了令人坐立不安的道德力量。由于题材的原因,以及两个导演风格的不同。《东京审判》没有《刺杀肯尼迪》来得那般充满戏剧性。但编导们对此类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像陈述,显示出我国政论性影片自《东京审判》开始,翻开了新的一页。 c032

作者: 责任编辑:梦呼吸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娱乐至极是悲哀
下一篇文章李宇春演“花木兰” 更合唐季礼口味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