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在相府外等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得到的答复是:“夜来太师与新人共寝,至今未起,可能是太劳累了。”吕布听罢大吃一惊,马上偷偷地来到董卓卧房后,偷看现场。这时,貂蝉刚好起床梳头,发现了偷看的吕布,立即蹙起眉头,做出惶恐不安的样子,再假装不断用手帕擦拭泪眼。她暗示吕布,妾身已经给董卓了。
董卓见吕布到来,当然不知道怎么回事,和吕布只是几句 寒暄。吕布在相府等了很久,总不见董卓提起为他主婚的事,就痴痴地站在那儿看董卓吃早饭。这,聪明的貂蝉故意在绣帘后走来走去,以引起吕布的注意,甚至不惜露出半个脸蛋来,暗送秋波,霎时,吕布神魂荡漾。董卓当即警觉,见吕布频频往里屋张望,董卓不高兴地说:“布儿无事就走吧。”吕布更是一肚子不高兴回到家中。他的妻子不知趣地问他:“你今天莫非被董太师批评了?”吕布一反常态地说:“太师怎能批评我!”
董卓自纳貂蝉后,情色所致,月余不出理事。但愈如此,吕布愈思念貂蝉,甚至感觉自己的女人在别人的怀中,自己万分委屈,无名之火直冲心头。终于,吕布利用董卓午睡的机会溜进了董卓的卧室。貂蝉在床后探半身望着吕布,以手指心而不转睛,意思是告诉他我是王允许配给你的,我是爱你的,现在真是没有办法,快来救我。吕布感激得频频点头,表示明白她的意思。貂蝉一边用手指董卓,一边擦眼泪,吕布似乎心都被揉碎了。董卓朦胧中醒来,看到了吕布,猛然回身,看见貂蝉在屏风后面。董卓愤怒,责问吕布:“你敢戏我爱姬吗?”唤左右驱逐吕布,告诉吕布今后不许到他家来,吕布怀恨在心,回到自己的家。
一天,貂蝉终于将吕布引到相府后花园中的凤仪亭来。她又哭又闹,将王司徒如何将自己许配给吕布,自己如何思念吕布,董卓又如何将自己霸占叙说一遍。还说现在此身已污,不得服侍英雄,愿死在吕布面前,以绝了吕布的思念。话还没有说完,就手攀曲栏,向着一边的荷花池便跳,慌得吕布将其一把抱住,貂蝉乘机倒在吕布怀中,说道:“妾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慕名以久,以为是当今惟一的英雄,谁知反受他人之制!你竟然连自己的爱人都得不到,都保护不了,还算什么英雄?难怪董卓说你不敢对他如何!”这样,挑起吕布对董卓的深仇大恨。
事有凑巧,董卓因久未见貂蝉,这时来到后花园中寻觅。只见吕布把他的画戟放在旁边,抱着貂蝉说悄悄话。董卓无名火起,一步上前,抢过画戟就刺,吕布掉头便走。董卓胖,赶不上,飞起一戟,被吕布挡落在草中。吕布与董卓的关系彻底破裂。
王允早已接到貂蝉快报,迅速把吕布接到家中,痛斥董卓不是人,把吕布的貂蝉无端抢走,据为己有。说这貂蝉本来是吕布的。自己心爱的人被抢走,是可忍,孰不可忍,吕布扬言要报仇。于是,一番同仇敌忾、刺杀董卓的计划便周密完成。
“千里草,何青春;十日上,不得生。”这一首当时流行在长安街头的童谣,预示着董卓就快要死了。这时,轻车都尉李肃成为王允手下的传令官,按照计划去见董卓,说是天子有诏,欲会文武大臣于未央殿,商议将帝位传给太师之事。董卓老贼早有篡权之心,听到这话自然心花怒放,根本没有犹豫,快快地起程进京。一路上车轴断了,马辔头断了,而且路上狂风大作,尘土蔽天,董卓认为这些都是不祥之兆。李肃却解释说:“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万岁登基,必有红光紫霞,这些都是吉兆。”董卓在走进未央殿时,遭到埋伏在殿内的军士伏击。吕布一戟直透董卓咽喉,李肃把董卓的人头割在手中。
董卓死了,大快人心,朝野欢声雷动。
吕布也将貂蝉迎回家中,如愿以偿。
然而,历史上并无貂蝉其人,貂蝉形象完全是宋元以来通俗文艺虚构的产物。可以说,这已是三国史和《三国演义》研究界多数学者的共识。貂蝉位列中国四大美人之列,不可不说是《三国演义》的一大功劳,但这并非是作者的主要目的。貂蝉只不过是作者刻意在《三国演义》中,为树立男性角色的完美形象而设立的铺垫角色。
纵观《三国志》,只有区区一句话有些貂蝉的影子:“布与卓侍婢私通,恐事发觉,心不自安。”全篇连名姓也无,只称“卓侍婢”。连容貌如何、身家来历、与布卓之间的决裂有何关系,均未提及。
而到了《三国演义》中,卓侍婢(貂蝉)的出身、容貌、年龄等无不交代详细,并且细细交代了一个女子如何巧施连环美人计,终究使董卓吕布父子互相为敌的过程。且看《三国演义》中貂蝉如何出场:“(允)忽闻有人在牡丹亭畔,长吁短叹……乃府中歌伎貂蝉也。其女自幼选入府中,教以歌舞,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允以亲女待之。”在这里,貂蝉的出身,已经从董卓府中的侍婢,变做司徒王允家中自幼长成的歌伎,且又有王允以亲女待之的渊源,为后来王允献美人的计策做了充分的铺垫。试想,如果身家没有这般正当来历,只言普通买来的歌伎,似乎又不够清白,让董卓吕布父子为她吃醋相争,倒也的确难以想你。为貂蝉加上若干来龙去脉,使父子二人的决裂有了合理的铺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