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资讯>>娱乐快评>>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48:22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央视《白蛇传》娱乐还是愚乐?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5-11 8:31:39  来源: 人民网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30集电视连续剧《白蛇传》将于5月1日在央视八套黄金时间播出,这也是央视今年第一部神话题材大戏。去年《宝莲灯》以平均收视9.1%夺取冠军,因此,与其同一题材的《白蛇传》让该片制片人李功达信心十足。不过,电视剧还未播出,网络上早就争议声四起,不少网友认为该剧是一部不伦不类的青春偶像剧。 (进入《白蛇传》介绍)

白蛇还没有“转”,网上的热烈讨论已“传”开了。
正方说:亵渎经典;误人子弟!缺乏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颠覆名著,以低级趣味去影响读者,简直是对名著的亵渎。这是典型的恶俗行为,最终销蚀的将是整个民族的文化灵魂。反方说:娱乐而已;不足为奇!虽然不忠实原著,但这种娱乐形式对名著的全新阐释非常幽默,方便孩子接受,说不定还能激发孩子阅读原著的兴趣,这比直接让孩子读原著的效果要好。还有冷观者在问: 还有多少名著可以乱来?

冷观者的提问不无由来, 自“西游”被“大话”且大获成功后,大话名著成了文化娱乐市场的一块点金石,“大话”频频出笼,《春光灿烂猪八戒》、《西游记后传》、《阿 Q的故事》、《圈》都是这么大话过来的,现在轮到“白娘子”了,还不知道下一位是谁呢。大话自然当不得真话,大话名著其实是夸张、恶搞、扭曲、篡改名著,可是“相信”“大话”的人多如牛毛,每一部大话的作品都很热播,都很受热捧,一句“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比《西游记》里任何一句台词都让人耳熟能详。这就大大地刺激着大话制造者继续制造“大话”。

“娱乐无极限”,这话不错,因为人们需要开心、需要欢笑,需要娱乐,人们大都不会拒绝别人拿好玩的东西来逗自己开心,因此也就不缺少人去制造让人开心的事。古时有戏曲、滑稽、笑林、插科打诨,今有荤段子、幽默、恶搞、娱乐,无非想让人从艰难的生活中抽身而出,找点乐子,暂时扔掉俗世的沉重。从这个角度来说,大话名著不过是打破人们既定的名著审美心理惯式,突破“常规”,制造柳暗花明的特殊效果,给人一种阿 Q恋尼姑的闹剧的可笑。我之所以说这种娱乐是闹剧而非喜剧,是因为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闹剧似乎就是要展示这些无价值的东西。在卫道者看来,大话名著还可能是悲剧,是因为大话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喜剧和悲剧都可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得到思考的好处,唯独这闹剧是无益于大脑保健的,甚至可能是灌入大脑的一袋浆糊,愚弄大脑的药方。只是,人们在满足了快乐开心的时候已“一笑而过”,并不深究罢了。 比如这新拍的《 白蛇传 》不仅夸张了原著,还混淆了是非判断,作为压制人民的帮凶的法海,成了青蛇倾慕的对象,连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无价值的”都不区分了,只是为了娱乐而娱乐。

娱乐固然无极限,娱乐却有高低之分,下棋是娱乐,看淫秽书刊似乎也是娱乐,二者高下自判。如果娱乐搞成闹剧,单以逗你玩为至上的目的,则娱乐很可能会变成愚乐,就像一个智力正常的人拿着一块橡皮当糖果来逗一个智障者一样,逗者哈哈大笑,被逗者也哈哈大笑,但是我告诉你,这两者的哈哈大笑绝对不是一回事。在我看来,某些低俗的“大话”制造者就像那可恶的逗者,而很多人则不知不觉中当了一回乐哈哈的傻子――愚乐的对象。

有人可能会说,你可以不看“大话”嘛,这话不错,人们可以选择不被愚乐,但是在低俗的娱乐包围着人们的周身时,加上从众的心理作用,总是难免会被动地愚乐。我常想,人们私下自我愚乐一下就罢了,但是在央视上愚乐人们是不是太明目张胆了。C031

作者:廖保平 责任编辑:lulu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神雕》小杨过被批太胖偏搞笑
下一篇文章《女人唔易做》邓萃雯戏味十足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