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电影《白鹿原》10月开机 瞄准奥斯卡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7-8 21:07:35  来源:广州日报 

从2002年西影集团买下了《白鹿原》的电影改编权,王全安宣布要当导演,到编剧芦苇摔伤导致剧本难产,甚至制片方也一再更换,《白鹿原》改编成电影经历了重重波折。日前记者了解到,《白鹿原》的电影版权终于被“紫金长天”买断,芦苇也已经如期将第四稿剧本呈上,电影《白鹿原》的筹拍工作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芦苇在采访中也感言,《白鹿原》没有白等3年。

    芦苇透露,第四稿的剧本在立意和表达,以及人物关系和历史背景等各方面都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我非常喜爱、重视这部作品,这一个多月我把自己关在农舍里,没有电话,没有电视,就是为了潜心改编这部作品。”芦苇表示,和前三稿相比,剧本有了很大的变动,“从第一稿到现在的第四稿,可以说这是我最花时间和心血的作品。小说《白鹿原》完全具备拍摄成史诗片的元素,它以十九世纪上半叶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为背景,时空跨度大,线索繁密,人物众多,场景开阔,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谓的性描写并不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电影与文学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我是根据电影改编规律创作的,原作中时间跨度大,有将近100个人物出场,在尊重原作基础上,我将故事浓缩,删节枝节人物,围绕着白嘉轩、田小蛾、黑娃、白孝文、鹿子霖等主要人物来展开,增加了一定的戏剧性和悬念感。”

    主演:姜文还未确定余男铁定加盟

    投资3000万元的《白鹿原》之前曾敲定由王全安导演,余男主演,但当天采访中芦苇却透露,王全安导演由于种种原因已经确定不会执导《白鹿原》,而他则正在积极毛遂自荐,“我现在只能说自己是导演的候选人之一,由于我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对这片乡土文化有感情,而且我做过导演,还获了奖,因此投资方对我执导这部电影有一定期望,但还没有最后决定。”由于《白鹿原》是一部黄土地的“史诗大片”,因此也有记者询问为何不尝试请张艺谋执导,对此芦苇表示,他的确曾与张艺谋接触过,“但他和张伟平都表示不看好这种类型的题材,他的兴趣在大片上,另外由于他要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做准备,因此最后此事不了了之。”

    对于该剧的演员阵容,芦苇表示,余男出任女主角问题已不大,但姜文主演一事还没有完全敲定,“姜文确实看过剧本并跟我们沟通过,但他了解到我们想把这部电影拍成纯正的乡土文化影片后有些疑虑,所以还没确定。如果一切顺利,《白鹿原》估计10月可以开拍。”

  市场:不指望票房超越所谓“大片”

    近几年,以张艺谋、陈凯歌为代表的大导演拍片投资越来越高,影片的商业味也越来越浓。谈及这种现象时,芦苇十分激动地批评某些所谓的大片是“弱智”,“之前和陈凯歌合作《霸王别姬》,和张艺谋合作《活着》的时候,他们的心态和现在完全不一样。当年无论是张艺谋、陈凯歌还是周晓文,大家对电影的文化品质比较看重,肯在剧本和人物塑造上下工夫。但随着娱乐时代的迅速到来,一批新的大片诞生了,导演们不再注重研究剧作,投资规模越大,故事结构却越弱智。就拿张艺谋来说,1993年前他是最重视剧本的人,可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始,他每部电影都存在严重的剧情问题。”

    在为《白鹿原》编写剧本的同时,芦苇也担任了《赤壁》的编剧工作,谈及两片的不同,芦苇表示,《赤壁》倾向商业化,而《白鹿原》则倾向史诗艺术大片,“《白鹿原》的重点是写人,写人格,写富有文化价值的人格。我始终坚持电影的艺术价值,电影是要认真对待的事。”对于《白鹿原》的市场前景,芦苇表示,他并不指望这部影片在票房上能超越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大片,但他已经铆足了劲,希望带着《白鹿原》冲击2008年的奥斯卡。

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欲望都市拍电影版 原班人马出演?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