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永元抨击娱乐新闻低俗化 高呼“救救孩 | |
·崔永元现身心理治疗大会 自曝抑郁症已痊 | ·崔永元失眠病根:娱乐节目让我感到民族 |
·崔永元力挺同事:赵忠祥是个好人(图) | ·崔永元勇敢拆穿央视内幕(组图) |
·崔永元称自己节目不是真人秀 李咏没那个 | ·“病人”崔永元精神焕发 3600米高原演讲 |
·崔永元向荧屏开炮:庸俗历史剧毒害青少 | ·《我的长征》进入关键时期 崔永元累并耻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崔永元:以前我们也是临时工(设计台词)
水均益:还好转正了,要不就……(设计台词)
央视编外人员最初的标签是“临时人员”、“临时工”,庞大的临时工队伍中不乏知名播音员、主持人以及名记者、资深编辑。他们常自嘲为“文化打工者”。如今已成编制内台聘人员的水均益、白岩松、崔永元等著名主持人,进入央视之初都曾“临时”过。对当年的尴尬,崔永元或许会以他的洒脱幽默一句“不过如此”,而对大部分临时人员而言,却是“痛并难受着”。
2001年由湖南卫视跳槽到央视新闻评论部的柴静可以说是“临时工”的代表。由于没有央视台聘人员(即编制内正式员工)身份,作为临时人员的柴静无权接人进台。每次录制节目,去传达室接嘉宾,柴静都要给本部门的台聘人员打电话,麻烦他们到台门口用正式出入证填单接人。如果本组正式人员下班了,柴静只能七拐八弯地找其他组的正式人员。一折腾,往往好半天进不去大门。柴静只好陪嘉宾一起在传达室里尴尬地等待。
仅仅是进出大门,还不算什么,更让央视临时人员感到难堪的,是外出采访。由于临时人员出入证是临时证件,出外采访常受到质疑和盘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采访工作的正常进行。
作者: 责任编辑:流浪歌手
下一篇更精彩:“五大露馅假唱” 黄健翔陈小春张娜拉尴尬入选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