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被同学揭秘吃百家饭长大曾是个淘 | |
·赵本山身边暗藏危机帝国产业能支撑多久 | ·赵本山邀请宋丹丹同台 二人转走进北京展 |
·赵本山宋祖英雨中演出掀高潮 | ·赵本山香港无人识 进场还得托“关系”( |
·赵本山出任沈阳世界遗产博览会形象大使 | ·赵本山“哑巴亏”内幕揭秘 承办方想借名 |
·赵本山遭蒙蔽误伤侨胞心 华裔律师借机出 | ·纽约华人炮轰赵本山“无聊下流” |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 |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 |
赵本山成为缺乏喜剧精神的反面教材,被指为小品“暴发户”。 中新社发 王丽南 摄
昨天,在南京大学举行的“话剧与启蒙高层论坛”上,国家话剧院编剧李龙云,上海戏剧学院教授、著名编剧赵耀民和南京前线文工团著名编剧姚远,话剧大师陈白尘的三位高足,和南大董健教授一起纵论百年话剧的得与失。在就话剧的一种类型,喜剧创作进行反思研讨时,赵本山成为缺乏喜剧精神的反面教材,被指为小品“暴发户”。
说起喜剧,许多人也许首先想到的是周星驰电影、赵本山小品,大概不会想到陈白尘的《升官图》,或者是其他一些讽刺喜剧作品。有人会把“喜剧艺术大师”之类的称号放在赵本山头上吗?在昨天论坛上的嘉宾们肯定不同意这么干。在中国的喜剧产品这么稀缺的情况下,给中国人带来不少欢乐的本山大叔不幸成了“靶子”,成为喜剧精神缺失的“活教材”,遭到专家的大加挞伐。当时董健提出一个问题,赵本山在国内大行其道,却在美国遇冷,为什么美国人不喜欢赵本山的幽默?赵耀民说,赵本山这个人有“手艺”,但是不代表他有喜剧精神,他有不少作品是垃圾。其实在东北很多人说话都很逗,也有这门“手艺”,赵本山的运气好倒是真的。李龙云则认为,赵本山塑造的农民小人物形象很成功,像他的《过年》,像极了契诃夫笔下的戏剧人物,但未必是艺术化的处理,可能只是生活经验的本能反映。
董健教授则犀利地指出,赵本山还只是一个笑匠,小品“暴发户”。他选择去美国演出,是一种决策上的失误。到美国演出失败是必然的,因为靠讥讽残疾人搞笑,远不是一种健康的笑,美国人当然不买账。总结而言,董健不无尖锐地说,“牺牲了整个中国文化,却成全了一个赵本山”。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场对本山大叔的“批斗会”,是精英艺术对于草根文化流行,一种充满了“醋意”的批判,其实这是建立在话剧人的自我批判的基础上的。写过不少喜剧作品的编剧赵耀民在话剧百年“检讨”说,常有人会直接将喜剧与搞笑划等号。大家对喜剧认识不够,问题不在于不少观众没有喜剧能力,而在于喜剧创作的缺乏。真正的喜剧作家其实并不搞笑,因为作家要将自己“拔”出来,充满距离感地藏在喜剧人物的背后,关照人物如何搞笑,又是如何在搞笑背后蕴含着悲剧意识。真正好的喜剧总是少不了悲剧内核。
以一个优秀剧作家的苛刻眼光来考量话剧百年,赵耀民遗憾地说,留下来的成果很少。在他看来,仅仅保留于教科书,并不是一种充分的肯定。许多经典剧目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人们无法在话剧舞台亲眼目睹它们的光彩。目前只有曹禺的话剧《雷雨》做得比较好,被作为经典保留剧目经常上演。让普通人亲近话剧经典,甚至很轻松地拿到国外去交流,是话剧人心中的期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张楠)
(C001)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姑父道出陈坤“私生子”真相 是替弟弟养育孩子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