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林黛玉陈晓旭之死的社会学效应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5-21 14:24:57  来源:博客 

    任何人的去世,都是令人痛惜的。公众人物离世,在痛惜之外,可能还会引发纷繁复杂的社会效应,受人喜爱的陈晓旭就是如此。

陈晓旭一生只演过两部戏,其中一个角色就是家喻户晓的林妹妹。陈晓旭淡出影视圈后,与丈夫成功创业,家身上亿。一个人,同时拥有了名声与财富,就是我们这个时代里的英雄与传奇,因此,她的出家、患病、去世,自然要成为公众热门话题。

陈晓旭出家的消息刚出现时,很多人第一个念头就是:炒作!这种下意识的产生,是现实生活中炒作横行的恶果之一。我们不容易相信了。我们不希望自己单纯的情感被利用。我们整天都小心翼翼,有点风吹草动,就不得不假装目光犀利,洞察秋毫,直追隐情,拷问动机。

现在揣想陈晓旭出家的心路历程,有可能是这样的:她一直信佛,患病之后,她在这种信仰当中找到过克服病痛的力量,比如直面不可知的死亡时内心的宁静,比如身体状况的阶段性好转等等。医学既然已经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无能为力,那么她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信念的力量了。她出家,她舍弃一切,就是想进一步加强这种力量。这不是迷信,这是一种值得尊重的选择。在她的内心深处,也许会有这样的祈望:如果舍身是一个奇迹,那么能不能由此度来另一个奇迹?

在我们一般的印象中,绝望的人,走投无路的人,才出家,才去做比丘或比丘尼。尽管陈晓旭最终没能摆脱这一模式,但因她而起的新闻关注,却让我们意外地发现了佛教生活的日常,并理解、接受了这种日常。原来,做比丘或比丘尼,也可以是健康生活的选择一种。无变故,无灾祸,一切如常,只源于欢喜和热爱,这也是可能的。陈晓旭的淡然,是不是可以让我们这些红尘中人,在无边的纷扰与骚动中,窥到一种新的心灵向度,得到片刻的平静、深思与自省?

在陈晓旭出家离世这一系列事件的演进过程中,另一个值得留意的社会学现象,就是网络作为一种没有正式名分的媒体,表现得有点成熟的样子了。快捷,是网络的第一大优势,足以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压力。虚假,则是网络的第一大劣势,也是网络最容易遭人诟病处。发布陈晓旭去世消息,网络整体表现得有点谨慎,留有余地,这不止是对逝者的尊重,实际上也有利于规避网络自身生存空间的被挤压。

说陈晓旭出家是炒作的猜测被证不实了,接下来,可以想见,围绕她的炒作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一种有点
无奈的社会学效应。比如那个大嘴宋,肯定又会跳出来发恶声。对此,我们能有什么办法?顶多,也就是不听不看,假装他不存在。像大嘴宋这种人,在他内心深处,有没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我是不知道。如果我们从他的音道来判断,只能说他没有立场和原则。因为他总是那样,只要和一般大众的众口一辞相反,足以骇人听闻,就是他的观点选择了。一次,又一次。 

   (C001)malan

作者:  责任编辑:蓝宝石

下一篇更精彩:《史莱克3》不负众望 1.22亿创票房纪录

查看更多相关信息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会员名称:
密码:匿名 ·注册·忘记密码?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