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资讯中心

 商业经济行业门户 - 欢迎加盟
 北京 | 上海 | 广东 | 西安 |
 浙江 | 天津 | 重庆 | 成都 |

李连杰:我换过张艺谋的演员,拍过程小东的桌子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7-12-19 11:03:2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和你们做报纸一样,先要知道消费群有多少,读者是哪个年龄段的,我们要销售一个什么样的文化,必须先有准确的市场调查,才开始有一部电影。”这些方面,李连杰在美国学了很多,说起来一套一套的,“我跟导演说话,就是全方位地给他展示一个市场调查和分析一个消费心理,所以很多导演都喜欢听我讲那些东西,他们尊重我的建议,他们知道我不仅是演员,还可以是一个拍档。”

  B 大佬的人生哲学:成为“桥梁”+实战主义+心中有宇宙

  《投名状》时,他明白陈可辛的“不要打”,背地里和“只会打”的程小东拍桌子争论

  李连杰说,拍动作片其实是一个困惑的悖论:“我说了很多次,动作片其实是用暴力去反暴力,但是每一次媒体和观众关注的焦点还是―――有什么新招?这次打成怎么样?其实哪有什么新招呢?人就两个胳膊两条腿,能打的我几十年前就打完了。”

  陈可辛能说动李连杰来演《投名状》其实源于两句话。“他一开始说要拍一部不讲武术的电影,我已经‘嗯’,接着他说希望能表现冷兵器的战争,我就懂得他要用残忍来表达反战。”所以李连杰只听陈可辛说了15分钟,就已经决定接下庞青云这个角色。但接戏后的一个意外工作是,帮助导演陈可辛和动作指导程小东沟通,这也给了李连杰一次实践他人生哲学的机会。

  李连杰是在《投名状》开机十天后进剧组的,当时,电影已经严重拖期,陈可辛和程小东都处于崩溃状态。“小东最出色的,就是(让演员)飞来飞去,可是呢,导演想要的是‘实在’,导演不知道武侠世界,没有拍过动作电影,不知道怎么样通过动作指导把他的思想变成画面。那变成我在中间,成了一座桥梁。我知道导演要什么,我也知道要怎么做才能得到。”这条“桥梁”的一个有利背景是,整个香港演艺圈出身的武行都是李连杰的朋友,“我和小东,20年的哥们了,大家关起门来怎么说都行,不会翻脸。导演不能够用很日常生活语言说的话,我都能够。我甚至可以跳起来,拍桌子,你要这样!这样!那样不行,不行!没有人会因为我这样和我翻脸。”

  proveit,他信奉这个哲学,不要抱怨,要证明给别人看,“因为我就是市场”。

  跳起来拍桌子的李连杰说自己可以做到这样,其实源于“我根本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这其实是理性的解决方法”,那么,李连杰心中的理性是什么呢?

  那就是:不埋怨任何东西,而是证明出来给人看。“只有年轻的时候才会complain(抱怨),抱怨不公平啊,埋怨这个埋怨那个。后来发现这些没有用,所以最后要自己做一个出来,美国人说的,proveit,proveme(证明出来)。最后我发现,证明了我的东西对以后,一切都来了。我给老板赚了钱,老板不喜欢我,但是他喜欢钱,他一定要再给我拍戏对不对?他一定听我的对不对?谁都不喜欢我又怎样?不能不用我,因为我就是市场。“

  陈可辛原本想让李连杰演头脑简单的赵二虎,但和李连杰一交谈,就放弃了,“陈可辛和我谈了15分钟一定就知道,我不可能是二虎,那种单线的、简单的、直向的思维根本不是我的。我根本是东方的―――宇宙是什么,万物是什么,为什么美国人这么想,为什么中国人那么想,为什么小东是这么想,为什么可辛不是这么想,这个社会上有钱人想些什么,穷人在想些什么,我都是全盘地看。我心里有一个小宇宙。”

  C 大佬的生意经:制度化+专业化+市场经济化

  “壹基金”时,专业公司花100万美元做过中国慈善市场调查,他只用负责“拿个旗晃晃”

  去年年底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首映礼上,不是主演的李连杰忽然出现在现场,第一次公开说起他的“壹基金”慈善计划。他一次次地感谢,一次次地鞠躬,一次次地自称小弟,恳请现场嘉宾、媒体和观众,带头捐出一块钱―――就一块钱。他举着一只食指时那谦卑得略显失态的表现,一度令现场错愕。

  之后一年间,大部分采访过李连杰的媒体事后都叫苦,“怎么不管问什么,都绕到讲他那‘壹基金’啊?”但到了这次采访,他却一直没有主动提起。记者反而好奇地问起来,李连杰轻松笑着说出原因,“基金如何做,完全不是娱乐圈的事情,我在娱乐圈只能拿个旗在那晃,晃完了就完了,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弄。娱乐就是鲜花,昙花一现就结束了,最后必须落实到制度化。”语气坚定如同一个CEO.几个月前,一家为全球500强企业做市场调查的美国市场策划公司免费帮李连杰做中国市场调查(免收100万美元的酬劳),了解中国的慈善是什么,相关法律是什么,每个人的捐款能力是多少,教育程度是多少等等细节,然后给出建议,“全部的市场调查我都做过了,才够胆去做这个公益啊,不然只是虚名,完了就完了。”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2页  1  2  3  

malan

作者:陈弋弋 彭章瑾  责任编辑:中网资讯

下一篇更精彩:杨丽萍不计酬劳倾情献艺

中网资讯中心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本网站转载纯粹出于为网民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无任何商业目的,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

我也评两句
 

热 点 推 荐



性 福 同 行


热点娱乐推荐
赞助商链接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
中网资讯中心,更多精彩在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