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6日,“中国剧,中国造”大型主题晚会在北京天桥剧场隆重举行。这次活动以日播节目《电视剧风云榜》为基础,对2005年的电视剧行业做出专业盘点和权威排行;以“中国剧”的概念为核心,吸引了数十剧组及四百余位行业内人士和演员共襄盛举,为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加油助力。包括尤小刚、邹静之、王扶林、乐易玲、胡玫、张前、尚敬、王晶、杨亚洲、彭三源、铁佛、王鹏 举、刘燕铭、刘德宏、杨善朴、沈好放、刘惠宁等导演及制片人,以及赵薇 、陈宝国、王姬、王刚、欧阳奋强、李明启、吴若甫、马景涛、陶虹、张卫健 、张茜、郑元畅 、林心如 、李诚儒、黄圣依、杨子、羽泉、雷恪生、潘粤明、佘诗曼、郭晋安、翁红、温兆伦、刘威、陈松龄、何润东 、陈德蓉、寇振海、何庆魁、王庆祥、王馥荔、陈小艺、金莉莉、刘佳、胡歌、童蕾、左小青、刘丹、胡静、殷桃、林峰、吴卓羲等演员都悉数出席。
“中国剧,中国造”大型主题晚会锁定2005年度在中国播出的电视剧集,奖项由“最佳收视”奖项、评审团专业奖项、“最受欢迎”奖项和组委会大奖四大部分构成。主办方光线传媒联合收视率调查机构AGB尼尔森,统计出2005年度在中国播出的电视剧收视率50强,这些剧集即为最佳收视奖项的基础。该奖项已于4月27日提前揭晓。此外,评审团专业奖项也全部出自这50部电视剧目。
最终,在“最佳收视”奖项中,由《京华烟云》《亮剑》和《汉武大帝》捧走2005年十佳收视率前三强的宝座,而其余收视十佳剧分别为《半路夫妻》、《哑巴新娘》、《任长霞》、《家风》、《大宋提刑官》、《圣水湖畔》和《小鱼儿与花无缺》。这十佳收视剧集是2005年在收视率上表现最优秀的电视剧,它们对于电视剧市场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对于其他电视剧来说也是一种表率。而在此次晚会中,十大剧集中的主创人员以强大的阵容集体出席,以行动来支持这场盛会。而增设的港台地区内地剧最佳收视奖则由《小鱼儿与花无缺》夺得。
在评审团专业奖项中,胡玫、杨善普、王鹏举、都梁、江奇涛分获年度最佳导演、最佳制片人和最佳编剧大奖,而最佳男女主角和配角则被陈宝国、陈小艺和王刚、陶虹摘得。本届力推的年度最具潜质新人奖,也是在专业类奖项中唯一同时表彰内地和港台演员的,由胡歌、殷桃和林峰、吴卓羲获得。
在组委会大奖中,《亮剑》凭借2005年的风云之势夺得年度风云大奖,而拍摄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经典之作的《红楼梦》导演王扶林被授予终身成就奖,实至名归。
此外,票选部分的内地、香港及台湾最受欢迎男女演员奖项在6月4日凌晨终止投票,最终这六个大奖分别被赵薇、胡歌、佘诗曼、郭晋安、林心如和何润东以超高人气收入囊中。
一种态度:用“数据”彰显力量
此次“中国剧,中国造”大型主题晚会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数据说话”。以电视剧的收视率作为评奖的大基础,并设立数据类奖项。联合国际权威的数据调查机构AGB尼尔森为2005年的电视剧收视市场做出统计。为了贯彻和推广数据理念,这些数据不仅在背景板,甚至包括VIP门票上这样的细微之处都随处可见:2005年中国生产976部剧总共1.58万集,2005年中国电视剧创造了198.5亿元的广告总收入,占据了中国电视市场收入的一半,这些都足以让每个人感到数据力量的震撼及主办方的态度。有了数据这项硬指标,对于整个行业的市场借鉴意义不言而喻。电视剧在电视产业中一直保持领先的产业地位,这种领跑,需要数据来证明;而从小数据中,我们同时还能看到电视剧业发展的大方向。
一个新名词:“中国剧”
本次晚会的主题是“中国剧,中国造”,即是要通过行业内的推广,大力提升国剧在国人心中和市场上的地位和影响力。目前,在很多年轻人的认知和口碑中,韩剧、日剧、美剧依然是追捧对象。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剧在亚洲市场的份额和销售都受到很大的冲击,已经从原来的3万美元/集下降至5千美元/集。可以说,中国电视剧已经面临了空前的压力。此次盛会中,主办方旨在发动业内、媒体和大众的力量,共同重视中国电视剧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努力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所以,“中国剧”这个新名词也应运而生,成为一种标志和一面旗帜,让“中国剧”这个概念服务于整个电视剧行业。
这种“服务于行业”的理念贯穿了整场晚会。开场的歌舞表演“风云汇聚”就以《中国龙》为音乐背景,并打出了“国剧当自强”的口号。随后是专门为电视剧行业幕后人员制作的一段VCR,包括铁佛、马中骏、尤小刚、王鹏举和杨善朴等电视剧业的大腕纷纷对“中国剧”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意在团结起来,一起推动行业进步。使我们的电视剧最终可以走出国门,占领海外市场。这些重量级幕后制作人员的齐齐出席与纷纷表态,使整场晚会别具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