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娱乐资讯>>娱乐要闻>>正文
2005年12月26日 13:48:22 星期一
资料搜索
    
相关文章

全国各地都“海选” 电视台看好选秀“钱”景
 
中网资讯中心 时间:2006-4-13 20:47:32  来源: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 
 添加到收藏夹 字号选择【 】 / 双击滚屏 单击停止
   《加油!好男儿》、“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2006《超级女声》、《我型我秀》、《全家总动员》、《梦想中国》、彩铃创作大赛、《挑战主持人》……自从去年“超女”比赛红透中国后,今年春天,一方面是一些老牌选秀节目纷纷重新制定策略,另一方面是不少电视台陆续上马新的选秀节目,“海选”随处可见,“PK”屡见不鲜。无论是主办者还是参与者似乎都乐此不疲。盛大的选秀活动此起彼伏,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记者为此做
做了一番调查。
 

  电视台看好选秀“钱”景

  去年湖南卫视的“超女”不仅让李宇春(blog)、张靓颖(blog)、周笔畅(blog)等成为新鲜偶像,也通过短信投票、艺人签约以及品牌冠名、巡回演出等多种方式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据了解,去年“超女”总决选时,15秒钟的广告费超过12万元,超过最高的《新闻联播》后15秒广告费,给湖南卫视创收几百万元。而“蜂拥”的短信投票一场就能让湖南卫视盈利100万元。湖南卫视台长欧阳常林日前承认,2005年《超级女声》的冠名收入、广告插播收入以及一些后续产业开发的总收入超过1亿元。

  如此巨大的“钱”景,不能不让人眼红。2006年,各地电视台纷纷上马类似节目,而原有的选秀节目也纷纷改版,推出更适合广告商需求的环节。像浙江卫视举办的彩铃创作大赛,不管是参赛的铃声,还是投票选拔的方式,无不蕴含着短信和彩铃收入的潜力。

  赞助商尝到甜头各拼“钱”力

  选秀主办方“钱”景一片光明,搭上这趟快车的广告赞助商也乐得合不拢嘴。据专业乳品行业咨询公司调查,2005年,“蒙牛”在“超女”上投入了1400万元冠名费以及8000多万元的后续支持,近1亿元的总投入换来的是品牌价值的大幅提升和25亿元的销售业绩,成为酸酸乳第一品牌。今年,该品牌除了酸酸乳继续以1400万元冠名费和9000万元后续支持2006“超女”,旗下的另外两种奶制品也投入重金,冠名央视三套的《挑战主持人》和央视二套《全家总动员》。

  同时,江苏隆力奇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以5606万元一举拿下老牌“选秀”节目——“2006年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独家冠名权,希望借此完成从提升品牌影响力到品牌美誉度的转变。该节目的一位负责人昨天在电话里对记者说,商家慷慨出手,欲借娱乐营销模式分食选秀大餐,提升品牌价值,这对节目和商家都是一件双赢的好事。

  选手获胜“钱”途无限

  商家出钱,电视台搭台,而能吸引成千上万普通人参加“海选”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自我展示和自我表现,当然也少不了“名利”的诱惑。短时间内成名获利是众多选手的梦想。去年“超女”比赛刚结束,“超女”前五名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何洁(blog)、纪敏佳(blog)的出场费就已经高达25万、20万、15万、7万和5万元。如今,李宇春出场费飙升至60万元,远远超过王菲、韩红、那英等大腕,而“超女”们以及去年选秀节目的其他获胜者,现在也都在忙着出唱片、走穴、代言。选秀节目的“名利双收”和“钱”途无限,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少男少女为之奋斗。

  中国社科院的专家学者们去年发布的“文化蓝皮书”追踪了“超女”的整个产业链条,估算出这个节目各利益方直接总收益约7.66亿元。按照上、下游产业链间倍乘的经济规律分析,“超女”对社会经济的总贡献至少达几十亿元。在一方面肯定此类全民选秀节目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有关人士也告诫热衷此道的少男少女:“选秀毕竟只有少数成功者,如果全社会都扑向这种节目,对于广告资源、频道资源,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都没有太大的好处。”c008

作者:章杰 责任编辑:木子 

 [发送给好友]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文章组图:超女郑静雯丁叮助阵超级梦幻南宁演唱会
下一篇文章广电总局关于同意湖南电视台举办超女活动批复

中网资讯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出处:中网资讯”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网资讯中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中网资讯或中网资讯中心”;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网资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投资建议;
③ 如因我站作品内容等方面涉及到您的版权问题,请在自文章发表之日起6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站将及时进行删除。
※ 联系方式:中网资讯管理协调部 邮箱:cnwnews020#126.com(请将#换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