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镜头:
朱茵版袁紫衣:西部风情的打女
外形特征:她来自西部。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西部电影,有很强的异域风情,是所有女孩子造型中最潇洒帅气的一个。除了民族风格的绣花和亮片,没有过多的丝丝缕缕,这样方便于打斗,给人感觉很利落。
朱茵自我描述:我最喜欢袁紫衣,她不造作。苗若兰太做作,看小说时就很不喜欢她。程灵素也很不喜欢, 太小气。袁紫衣是一个自傲的女生,武功高强,爱上胡斐,不打不相识,并打出爱火花。我觉得袁紫衣最大特色是要从调情方面去打。
聂远版胡斐:古铜色的狂侠
外形特征:他是皮草爱好者。看上去像来自于印第安纳,每套衣服都伴随着大块的皮草,记者探班的时候,他穿了一件有点西藏风格的皮袍子,下摆上就吊着好几个毛尾巴一样的东西。整个风格非常粗犷。聂远的脸是古铜色的,看起来够狂野。
聂远自我描述:之前的胡斐都比较平庸。我演的胡斐心里特别明白他只爱袁紫衣,爱得利落,却不知怎么释放,想主动,最后却总是阴差阳错变成回避。开始时,胡斐就是一个小子型的,孩子一样,后面的胡斐是极端的。
远镜头:
主角同题问答:
问:王晶版《雪山飞狐》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阿娇:与方中信、黄秋生等实力派演员合作非常开心。而且这个剧大的外景都特别漂亮,衣服非常时尚。
朱茵:除了造型,连王晶自己都觉得这是他改编最好的一部剧。
聂远:之前胡斐总被胡一刀、苗人凤抢了风头,并且是个犹豫不决的人。现在的胡斐性情分明,感情脉络非常明显。
问:你给经典角色带来了什么不同?
阿娇:我就要塑造一个很美的程灵素,不会扮丑。不过我也没有刻意研究和之前的有什么不同。
朱茵:我希望把袁紫衣演成一个能把武打和情感融合的女性。这在以前武侠片中很少有。
聂远:从小男孩的单纯到一个极端的疯狂报仇者,这个胡斐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翻拍年表:
1978年版:名不见经传,如今可查资料寥寥。
1985年TVB版:众星云集,中规中矩。吕良伟演胡一刀与胡斐,曾华倩演苗若兰,景黛音演程灵素。赵雅芝出演配角马春花,却抢尽主角的风头。
1991年台视版:目前最佳口碑版本,又称孟飞版。孟飞靠粗犷风格和真功夫赢得不错的评价,伍宇娟演的袁紫衣也博得好评。龚慈恩饰程灵素,王璐瑶饰苗若兰,片尾曲《追梦人》传唱一时。
1999年TVB版:最天马行空的一版,甚至还将《书剑恩仇录》中的某些情节加入其中。陈锦鸿饰演胡斐、佘诗曼饰演苗若兰,黄日华饰演胡一刀。重播甚多,好评甚少。
目击阿娇杀青戏:两个女人冰冷谈判
记者在拍戏单上看到,有一场火葬马春花的戏。上面写着程灵素出场。结果在现场看到的是聂远、黑白无常等人和阿娇的替身。现场风也起烟也起,等到阿娇来的时候,我们身上已经落了厚厚一层土。阿娇补拍了做伤心状的特写镜头。为了配合气氛,摄影师命令再起了一次火。
之后是一些片断式的拍摄。阿娇拍戏面部表情变化不是很明显,但是尚属自然。现场阿娇是补妆次数最多的,隔个五分钟、十分钟化妆师就拿个刷子冲上去了。而朱茵整个一场戏,没有补过妆。
最精彩的应该是阿娇杀青前真正的最后一场戏了。这是阿娇和朱茵的对手戏——两个女人的谈判。这场戏是讲程灵素约见袁紫衣,希望她和胡斐永远不再见面(程与胡已发生过关系)。程灵素很聪明,知道怎么用说话让人退避三舍。袁紫衣回答:你放心,我们不会再见面。程灵素知道袁紫衣口不对心,也知道胡斐并不爱自己,两个女人在这场戏中表面镇定,其实内心非常悲伤。
这场表演的现场风平浪静,阿娇和朱茵都表现得非常平静淡定,斗争是在不着痕迹之间展开的。朱茵是酷而爽快的,阿娇是不动声色的。整体气氛冷而悲伤。
全景解密:
风格:苦情版--多角恋情每集都要情感化
剧中男女关系设计极尽复杂之能事。朱茵和导演钟少雄在接受本报独家专访时,详细透露了里头的感情纠葛。胡斐爱袁紫衣,程灵素爱胡斐。苗若兰是胡斐的粉丝,和程灵素明争暗斗地爱着胡大哥。几个女生之间对手戏加强,既争斗又舍命相救,对爱情心里想争取,行动上却互相谦让,不难想像这将是怎样煽情的一版《雪山飞狐》。剧中还加强了另一组三角恋情的力度:南兰和田归农、苗人凤的感情纠葛。王晶还设计了袁紫衣和福康安的感情戏、苗若兰和福康安的感情戏。结果大坏蛋都是苦情的:田归农为情而死,福康安被陈家洛带去寺院净化。用导演的话说,就是“每集都要情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