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名称:《Return to Cookie Mountain》
艺人名称:TV on the Radio 厂牌:interscope 评分:★★★
“电台电视机”受关注,始于3年前首张EP《绝佳电脑》(OK Calculator)。一支新鲜的独立乐队,加上4首漫无目的才华小品是相当匹配。况且,在黑人歌手更多出没于Hip Hop、Jazz、Soul领域的美国,滕德-阿德比普(Tunde Adebimpe)风骚挑逗的声音的确让人颇为心水。乐队处女碟《冲动青年,热血幼齿》(Desperate Youth, Blood Thirsty Babes)出街后,人们一方面听到了乐队延续《绝佳电脑》中那种以键盘为主的器乐游弋,另一方面也发现了“电台电视机”和那些有抱负的乐队一样,想玩新求变。事实上“电台电视机”在音乐创新上并不成功,重复的电子碎拍下,阿德比普那种特别主流的黑人唱腔尤其突兀——有时真像一支蹩脚的管弦乐团。
作为黑人歌手,阿德比普关注社会万象,但和很多前辈不同,他没有控诉甚至哀怨;阿德比普像个中立的目击者一样记录,笔调娴熟得就像一个社会新闻专栏作家。这一现象,在06年的最新大碟里再次呈现。
《回到曲奇山》,一张依旧不会让旋律达人听上第2遍的唱片。它大面积地继承了上张唱片电子鼓机的全局贯穿,以及苍白的重复,让听觉分身乏术,充满难言的紧迫。《曾为情种》(I Was a Lover)一曲很能说明问题,它为整张唱片对情绪化的依赖指明了方向。在破败的乐章中,你能听到大象在咆哮,一股原始的激流让世界的动静大乱。而有时,这种抽象的、电气化的庞杂又能清晰可辨噪音之下原音的互动,《洗净日子》(Wash the Day Away)谐嫁接了锡塔尔琴(印度一种大弦弹拨乐器)、长笛、贝斯、电鼓和一小队形神分离的声音,听不清,是因为“电台电视机”飞扬的白色噪音从始至终。浑厚的混乱,错落的欢场,让你片刻就能感受心惊胆颤。
无限重复依旧是这支不太实验的乐队最偏爱的实验手法。《不洁旋转》(Dirty Whir)是个木头人在重复,《省》(Province)则换成了架倔强的钢琴。你甚至会迷失于熟悉的节拍之中而分不清青红皂白。百无聊赖的重复中,失败的抒情中,阿德比普却坚定地站在社会大众的中间,他没将乐队带进超级明星乐队的特立独行里,他始终像个常人一样发声。即便这张唱片背后还藏着低音技师基普-马罗内(Kyp Malone)、氛围、噪音艺术家大卫-斯泰克(David Sitek,他同时是唱片制作人),甚至客串的大卫-鲍威(David Bowie),但你绝对不会从唱针中感到什么欢跃,它不过是张游行过后丢弃街边的演讲录音。
没有娱乐和幸福的指标,《回到曲奇山》只有一双锐利的鹰眼,负责为你讲述剑拔弩张的政客、嗑药者、张狂的爱人、失败者的故事。“电台电视机”始终以一个胜利者的姿态叫喊,如狼一般,充满着不可一世的骄傲。c032 |